莫非是乱军之中,众人拥挤在桥头,跟堵车似的,导致很多人都没能过去?
宁策正在沉思,就看到一旁渡河的队列中,有几名骑士,驱马向这边奔来。
几名骑士来到近前,纷纷下马,上前与宁策见礼,原来正是宁策留在熙河军的手下,史文恭,韩世忠,牛皋三人。
史文恭依旧沉稳干练,韩世忠长高了不少,牛皋更壮了。
众人久别重逢,格外欣喜,寒暄了一阵后,史文恭看了一眼远处,有些疑惑地问道:“大人是要在这里结寨?为何不速速渡河?”
杨志便将刚刚收到的童贯命令,跟三人说了一番,三人听了,无不愤怒。
史文恭脸色凝重,“童太尉私心重啊,他这是想让大人困在雄州这边,不能上阵立功。”
杨志愤愤不平,“这种乱命,我看没必要接受,若是前方局势紧急,我等随时可以渡河出击,跟辽兵好好厮杀一场!”
史文恭面露同情之色,“杨制使恐怕还不知道吧?这几座简易木桥,待到大军渡河后,便会被拆毁,到时大人所率本部兵马,就只能望河兴叹了。”
宁策听了,顿时也是一惊,急忙追问,
“此话怎讲?好好的,为何要毁去木桥?”
史文恭说道:“属下听闻,毁去木桥原因有二,一来乃是效仿当年楚霸王破釜沉舟之事,断绝士卒退路,让士卒奋勇上前杀敌,
二来辽军骑兵众多,太尉担心辽军以骑兵袭扰我军后方,所以索性断了木桥,让敌军骑兵无法过河。”
宁策皱眉,想了片刻之后,不禁长叹一声。
“童贯机关算尽,却是自作聪明,断桥此举,实乃蠢不可及之事。”
史文恭讶然询问,
宁策说道:“破釜沉舟固然好,但关键是楚霸王项羽,能身先士卒,率先冲阵,所以楚军三军用命,
童贯却是西施效颦,他自己躲在后面,却断绝前线将士的退路,此举不但不能激励人心,反而有令人送死之意,人心惶惶,士卒心中如何能服?
此战前景,本官很不看好。”
史文恭大吃一惊,“大人的意思是,我军会败?”
宁策点头,“这只是本官的猜测,本官也希望童贯能赢,但若是前方不能取胜,你等可速速率军,前来此处,本官自会为你等安排好退路。”
史文恭听了,点头应下。
宁策又勉励了三人几句,特意留下韩世忠,交代了片刻,这才让他们速速归队,免得耽误了时辰。
三人离去后,杨志便道:“大人所说,要给熙河军留下退路,莫非是打算待大军离去后,在此重新修建木桥么?”
宁策摇了摇头,“本官还没有那么蠢,给童贯留下把柄,欲要进取,必先自保,本官会想办法,在不违反童贯将令的同时,为这十五万大军,留下一条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