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贯讲完话,施施然退下。
宋徽宗满意地点了点头,童贯口才不错,把燕云的重要性说的很清楚,又说了辽国腐朽无能,正在灭国前夜,正是大宋收取燕云的绝佳良机。
宰相王黼一直在偷偷观察着宋徽宗的脸色,当他看到皇帝一脸满意的模样,顿时便拿定了主意,决定站在童贯这边。
王黼当即出列,禀道:“童殿帅所言有理有据,鉴于燕云的重要性,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臣附议童殿帅。”
看到王黼支持自己,童贯顿时大喜,相反,太师蔡京的脸上,却闪过一丝阴霾。
说起来,蔡京起初也是北伐的支持者,正因他主张北伐,加上童贯的支持,才得以被皇帝重新启用。
而蔡京上任后,也推出了很多苛捐杂税,为朝廷弄到大量银钱,这些钱,除了官吏们贪墨一部分,皇帝享受一部分,剩下一部分,就留起来准备用于对辽战争的军费。
然而蔡京虽然奸诈,但到底也是几起几落的元老,在政治上,嗅觉极为敏锐,对北宋的真正实力也有所了解,所以他后来便感觉到,北伐胜算实在不大,于是开始逐渐改变主意。
王黼最近春风得意,很得信任,官家隐隐也有以王黼取代蔡京的心思,这一点,也被蔡京察觉到了,
而今,发现王黼居然和自己的对头童贯勾搭在一起,蔡京忍无可忍,决定出头。
支持结盟的已有两人,自己再不站出来,就来不及了。
想到这里,蔡京当即出列,禀道:“我朝所守,信义也,宋辽两国有盟誓之重,贸然毁约,有损我朝信义。”
宋徽宗听了,心中顿时不喜,他万万没想到,平时都顺着自己的老臣蔡京,居然会在这个时候,忤逆自己心意。
宋徽宗当即沉下脸来。
谁知就在这时,种师道咳嗽了一声,迈步出列。
“太师所言有理,背信毁约,乃不祥之兆,更何况,如今金国强,辽国弱,兵法之道,只有扶弱抑强,怎能助纣为虐?
官家请想,是与强金为邻好,还是与弱辽为邻好?”
听了种师道的话,宋徽宗不禁也是微微颔首,心想宁策说的不错,武将看问题的角度果然跟文官不一样。
蔡京讲的是信义,而种师道则是从军事的角度上来想。
当然信义不信义的,宋徽宗并不在意,但种师道的表态,宋徽宗必须要给予重视。
毕竟大宋最强的军队便是西军,种师道作为西军的灵魂人物,他的意见,可谓非常重要,将来打仗可就要靠他们。
张叔夜见状,急忙趁热打铁,表示附议种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