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之后,进入八强的选手开始抽签,宁策抽中的对手是渔夫纳猜,比赛在四对选手中,最后进行。
将手中纸条揉成一团,随手扔掉,宁策抬眼望向不远处的泰拳手,却正看到主持人李友,正搂着泰拳手的肩膀,一边用阴险如毒蛇般的目光望着自己,一边低声跟纳猜说着什么,纳猜连连点头。
宁策不动声色地来到一旁的座位上坐下,双眼饶有兴趣地望向擂台,仿佛是在欣赏什么,心中却在紧张地思索。
就在刚刚,十六名选手全部亮相,对这些人的实力,宁策基本也有了判断。
实力最强的对手,应该是一名叫做宝密圣的契丹人,此人武艺相比自己,稍高一筹,自己对上他,取胜希望不大。
此外比如泰拳手纳猜,疑似柔道高手山本十六,实力也不弱,至于其他选手,就没什么能入宁策法眼的了。
并且对武道会的主办方,宁策也有了新的猜测,本着谁受益最大,谁嫌疑最大的原则,宁策怀疑,此次武道会的背后,有辽国人的影子。
毕竟看起来最有可能夺魁的宝密圣,便是契丹人。
宁策想着想着,不禁出了神,浑然没有留意到,几十名士卒前呼后拥,推开人群,护送着几名贵客,来到了擂台下最显眼的地方坐下。
贵客们围着一张方桌坐定,按照衣装,恰好分成左右两列。
左边为首之人,穿着紫色袍子,年约四十余岁,气度儒雅威严,正是中书舍人宇文虚中,坐在他下首之人,年约三十余岁,披盔戴甲,做武将打扮。
而坐在右边的两人,皆是髡发结辫,气度粗豪,眼神睥睨自雄,目光犀利如刀。
在这两人身后,另有四名金兵,手握刀柄,侍立在后,面色凶狠。
两名髡发男子饶有兴趣地向上望去,擂台上,两名倭人正在比武,其中一人,正是山本十六。
趁着髡发男子分神的机会,那武将打扮之人低声对宇文虚中说道:“没想到居然是宇文大人前来接待金使,可见朝廷对此次海上之盟的重视。”
宇文虚中矜持地笑了笑,没有做声。
这武将便是一力推动联金抗辽的关键人物,名唤赵良嗣。
赵良嗣本是辽人,名叫马值,为燕云十六州居民,他在远离故国的燕云成长,却时时刻刻不忘灭亡辽国,让燕云重回大宋的怀抱。
赵良嗣的想法是远交近攻,结交远处的金人,攻打近处的辽国,只是他的计策虽好,却还需强大国力支撑。
至少在如今的大宋,对于联金抗辽这一策略,很多人都公开表示反对,其中不乏在朝野有巨大影响力的大臣,如太宰郑居中,枢密院执政邓洵武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