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前线大捷,高俅和宇文虚中两人对视一眼,惊喜过后,心中皆是有些迷惑。
心想宁策才一万多人,他能堵住壶关,不让田虎的大军闯出来,就已算大功一件,他能有什么大捷?
很快,信使便纵马来到高俅面前,将文书双手奉上,高俅一把扯过文书,三下两下,便匆忙看完。
高俅看完文书内容后,顿时便陷入沉思,一时有些出神,周邦彦见状,急忙从高俅手中,抢过文书,跟宇文虚中一起,看了起来。
两人看完后,顿时也是目瞪口呆,跟高俅的样子差不多。
什么?
李纲带着十万兵,打了半个月都没打下来的雄关,宁策带兵刚到,就用四千兵马,连夜破关?
并且宁策不但打破了壶关,还乘胜追击,仅仅几个时辰之后,又带着这四千兵,把后面的昭德府也打了下来?
这……,这好像有些不科学,
宇文虚中反应最快,只见他皱着眉头,开口说道:“前日大捷,捷报却是今早才从昭德府发出,好像有些不对。”
“其中似有隐情。”
按常理讲,这种报喜的文书,通常不会耽搁很久,但宁策却把报捷文书,整整推迟了两天,好像是在隐瞒什么,或是有某种目的。
三名大佬,齐刷刷地陷入沉思,开始思考捷报背后的真相,片刻之后,思维敏捷的宇文虚中,却是率先开口:“莫非,李纲大人是以退为进,暗藏伏兵?”
高俅和周邦彦听了,顿时眼前一亮,随即,三人齐齐抬头,彼此交换了一个会意的眼神。
四千兵破壶关,这肯定不可能,其中定然有隐情,
至于是什么隐情,三位大佬基本都想到一块去了,就是李纲留下伏兵,暗中相助宁策破敌。
此刻在三位大佬的脑海中,一副壮观的画面,缓缓浮现。
主帅李纲深谋远虑,与宁策定下计谋,而后假意带着九万人,前去晋宁,留下弱小可怜又无助的宁策。
壶关守将山士奇见状,自以为有机可乘,于是便悍然率领精兵,攻击宁策所部。
宁策兵力太少,结果被凶悍的贼军,打得节节败退,就在这关键时刻,高瞻远瞩的李纲李大人,留下的后手,开始发挥作用,力挽狂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