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处理政务

岳飞闻言,心中更是欣喜,感觉宁策安排的几乎是面面俱到,而自己只需好好练兵,按照宁策的命令去执行,完成任务,会非常轻松。

百名书院学子,在这次清查土地中的表现,非常好,还学到了本领,成为各个县衙的骨干。

宁策觉得这个办法很好,类似实习,对这些学生的培养非常有帮助。

所以宁策打算将此事常态化,以后定期从襄州调拨学生,来郓州基层,学习锻炼。

对于郓州官场,宁策其实还是不太满意,打算在将来,再进行一次类似整风运动般的,打黑除恶工作。

要除恶务尽。

不过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事情也要逐一去做,当务之急,还是先把清查土地这块大肉,吃到肚子里,消化了再说。

地瓜真是个好东西,就连藤蔓和叶子,都能吃。

宁策准备将来在郓州多开几个养猪场,地瓜叶,甚至将来吃不了,即将腐烂的地瓜,也都可以用来养猪。

地瓜和屯田的任务交代下去后,宁策便开始今日第二项重大议题。

那便是郓州大修路。

俗话说,想要富,先修路。

道路相当于城市的血脉,血脉畅通,才能促进各地的交流和商业,否则生产了再好的商品,运不出去,也没法卖钱。

并且修路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消耗大量劳动力。

在北宋末年,土地兼并情况,已经很严重了。

少量大地主,拥有绝大多数的土地,而很多老百姓,失去土地,沦为无业游民。

这么多无业游民没了工作,吃不上饭,那是要造反,要出乱子的。

北宋朝廷对此,有所了解,

朝廷提出的解决方案,

便是把这些人,统统招进军队,让他们变成军人,吃饷。

这就是为什么大宋纸面上,兵力很多,

比如汴京禁军就是号称八十万。

原因就在这里,很多百姓,朝廷怕他们闹事,把他们招进军中吃粮。

此举是按下葫芦浮起瓢,虽然解决了民众闹事的问题,但又给朝廷创造了更多难题,造成兵源臃肿,水平良莠不齐。

宁策想走的,则是另外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