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在下,没想到时兄弟也听说过在下之名。”宁策微微笑道。
时迁哈哈一笑,从怀中取出一本薄薄的小册子。
宁策定睛看去,却正是自己吩咐赵宁,用活字印刷术印刷出来的那本中秋诗会前十名的诗词。
据赵宁说,这本小册子足足印刷了三万份,按照宁策的吩咐,全部免费赠送,没想到千里迢迢,都传到杭州城来了。
听闻宁策是襄州第一才子,那胖子当即也是肃然起敬,急忙起身,郑重其事地给宁策敬酒,连道三生有幸。
众人谈笑风生,不知不觉,已酒过三巡。
这胖商人,十分狡狯,他见宁策年纪轻轻身家富贵,又是有名的才子,以为宁策不懂行,便拼命向宁策推销他从广州带来的香料。
宁策心不在焉地跟他敷衍着,兴趣缺缺。
若这批香料便宜,或许宁策还有些兴趣,但这钱姓商人,狮子大开口,要价比市价还贵了五成。
时迁则滔滔不绝地跟众人介绍杭州的风土人情。
宁策,杨志两人听得津津有味。
只有鲁智深不太爱搭理时迁。
估计是因为长相的原因,时迁看上去便有些贼眉鼠眼的感觉,还留着老鼠须,看着不像是什么好人。
说着说着,时迁便提起一桩事来。
原来最近杭州这边,出了一个采花大盗,终日飞檐走壁,奸淫良家妇女。
官府对此极为头疼,但这大盗本领既高,又极为狡猾,每次作案都蒙着脸,不留下半点线索。
时至今日,他已经祸害了多名良家女子,但官府迟迟没能将他缉拿归案。
“一点线索也没有么?”宁策若有所思地问道。
时迁摇了摇头,“此事惹得知州老爷大发雷霆,现在刘,王两位都头,终日带人四处探访,为了此事焦头烂额,但据小人听闻,他们并未找到什么线索。”
“这采花贼实在太狡猾了。”时迁笑了笑,“滑不留手。”
宁策听了,默默将此事记在心中。
就在这时,时迁又道:“最近也真是多事之秋,就在刚刚,本地有名的混世魔王,也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