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一年之期

宁策将一封文书递给杨志,面带微笑。

“杨兄志向,在下略有所知,于是便委托刘法将军,为杨兄在军中谋了个进勇副尉的官职,虽然相比杨兄以往的官职小了许多,但在下一片诚心,还请杨兄不要嫌弃。”

杨志听了,十分感动。

他出身名将世家,可惜后来家道中落,所以他无时无刻不想着建功立业,光耀门楣,恢复昔日的荣光。

只是他空有一身武艺,但为人不够圆滑,也不会钻营和溜须拍马,以至在仕途上屡屡碰壁,一度更是沦落到身无分文,在街头卖刀的窘境。

幸好他碰上了宁策。

杨志原打算在宁府待满一个月,赚些银子,就去西北从军。

但这一个月时间下来,宁策以一首满江红名震襄州,随后收留饥民,招募百姓,轰轰烈烈地在宁家庄大搞开发建设。

无论是人品还是能力,杨志对宁策都是十分钦佩。

而今宁策又默默地为他谋取了一份军中官职,虽然不高,却也可以看出宁策对自己的关照和爱护。

杨志感动之余,心中也有些矛盾。

毕竟宁策现在还不是官员。

对自己在仕途上的帮助也有限。

想起自己身上重振家门的责任,杨志左右为难。

宁策微笑说道:“在下这里正是草创之际,急需人才,虽然当时与杨兄定下一月之期,但还请杨兄能多留些时日,助我一臂之力。”

杨志想了想,便面有惭色地拱了拱手,“不是某不领公子的好意,只是重振杨家的重任在身,某也是无可奈何,但公子对我恩义深重,某愿为公子效力一年,不知可否?”

宁策心中些许失望,但脸上却没有表露出来,他哈哈笑了两声,道:“如此也好,一年时间,足够杨兄帮我练出一支劲旅,不过眼下,正有一事想与杨兄相商。”

于是宁策就把花石纲之事,以及自己打算带人前往河间府,杭州府的事情,跟杨志说了一番,杨志听了,不禁眉头紧锁。

沉吟片刻后,杨志道:“公子请恕某直言,如今四海不靖,强贼众多,沿途颇不安稳,某建议公子,能不去,最好别去。”

宁策摇了摇头,道:“势在必行,不得不去。”

杨志听了没奈何,想了想便道:“既如此,某愿陪同公子前去,某有一计,或可保公子一路平安。”

一旁的窦管家闻言大喜,急忙说道:“杨兄弟快快请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