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门楼下。
宁行简肆意地勾着笑,风度翩翩,“不必言谢,刚见过你家那位,托我关照,正巧遇上了。年关回京,别忘了请我吃酒。”
马蹄扬尘而去。
曾芸和两位丫鬟先后上了马车,缓慢稳健地穿过了重重盘查。
出城二里地,姜晚笙才叩击箱盖,憋着气从里面出来,曾芸蹲在箱前,也是长舒了一口气,两个人对视着,慢慢都有了笑容。
以防万一,路上没耽搁,紧赶慢赶,三日抵达晋州。
当走进刺史府的时候,姜晚笙抬头看着匾额,怔了怔。
早听说她未婚夫在河西任职,没想到是刺史。
“怎么了?”曾芸柔声问。
姜晚笙轻轻摇头,“只是想起了一些事情。”
门槛内跨出一位青色绸裙姑娘,笑盈盈地,“主母,进府吧。大人不在,特地叮嘱我要将您安排好!”
她的态度很热情,面貌清秀,颊边的一颗珍珠耳坠闪耀夺目。
姜晚笙收回目光,同曾芸一起进府,这姑娘说自己叫清漪。
她吩咐小厮将牛车推进院,走在前面,熟练地介绍:“这府中简单,院落分为东西中三处……”
中间的堂屋主要用来宴客,商谈正事,东厢设了书院,以及寝房,他们夫妻住在东侧。
姜晚笙在西厢房住,曾芸让巧儿跟着她,随时侍奉。
这是三个月姜晚笙第一次安心入睡,不用提心吊胆,不再被风吹草动惊醒,她一觉睡到日上三竿。
醒来神清气爽,骨头缝都是暖融融的。
“姜姑娘,你起了。”巧儿端着一只黄铜盆,搭着湿棉布巾,放在桌上。
她眼神清明,舟车劳顿几日,显然也是睡饱了疲惫尽消。
“您早膳要吃什么……马上也到午膳时间了。听闻晋州的甄糕很有名,不如奴婢去买些甄糕回来?”
“嗯。”姜晚笙给了她五两银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