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8章 话族谱

族谱的出现时间已经很难考证,不过,很有可能在远古时期便已经存在了,只不过,存在的方式与后世不一样而已。

有记载所查的,至少先秦时期就存在一些诸如《周官》、《世本》之类,实际上就相当于族谱。在秦汉之时,帝王年谱开始正式出现。族谱本就是父系家族体系中,记录家族来源、迁徙和传承的依据和过程,涉及到帝王传位,所以帝王谱的出现也算是水到渠成。

到了魏晋南北朝,门阀制度大肆盛行,那时候的举荐制度跟家族有着极大关系,所以家谱也变得重要起来。不管是想要举荐入仕还是婚姻嫁娶,都需要族谱来证明门第身份。而且紧跟着,一些高官也开始修家谱。

不过,民间的家谱开始广泛传开,却是从宋朝开始的。

有句话说得好,乱世砸锅造枪炮,盛世修谱建史庙。对于古代的百姓来说,任何一个朝代都生存的极为艰难,但是你却不得不承认,哪怕大宋对外战争的能力很弱,可是在极度繁荣的经济背景下,百姓的生活稳定性和质量都得到了提升,因此,家谱也从官方垄断,开始走向民间。

当然,这里所指的百姓也并不是贫苦人,而是指的有一些家财的乡绅、寒门之类。

据记载,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都亲自篆修了族谱,甚至欧阳修和苏洵还创立了新的谱例,使得民间家谱也变得极为繁盛。

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家谱从哪一代开始写?

一般来说,分为两种情况。

如果能弄清始祖的,自然是从始祖开始写。所谓始祖,便是自身姓氏之来源。比如经常说你我同姓,五百年前是一家,这并非虚言,很有可能是真的。

只不过,中原姓氏之复杂、来历之繁多实在难以追述,所以,大多数的族谱都是从基祖开始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