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8章 待客之道?
秦子夜沉默片刻,看着池塘中金色的锦鲤,忽然笑了起来:“或许我的想法的确有些偏激,但,你自渡了吗?
小乘佛教自渡,大乘佛教渡人,事实上,小乘佛教走到最后依旧是大乘佛教的路子,那么问题来了,你们为何要修小乘佛教?”
老和尚也沉默了起来,不得不叹了一口气:“阿弥陀佛,秦施主真的很有佛性,这个问题在小乘佛教之中也存在了多年,许多高僧在武道最巅峰之后,都会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可没有一个人悟出结果,或许,在他们想明白之后,已经坐化了。”
对此,秦子夜也没说什么,这是他们的事情,和他没有什么关系。刚才这个小和尚出现之后,他就想到了这件事,便有了论道一刻。
只是,在老和尚来了之后,便进行不下去了。
算论道,但也不算。
事实上,这只能算是他对佛门的抱怨,或许有自己打道理在其中,但不管怎么说,这件事情都是佛门之中讨论了无数年的问题。
既然小乘佛教是渡人,走到最后依旧是大乘佛法的路子,那么为什么不直接修习大乘佛教呢?
再一个,既然现在他们都已经有这样的疑问了,那么小乘佛教这么多年的为何还存在?
事实上,不管是什么势力,强大与否都不能只看表面现象,就好像小乘佛教一般,若是只看表面现象,也就只能看见自渡和渡人的区别,从内在来说,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之间,还是有非常大的区别的。
“秦施主有些魔怔了,在对于佛珠的看法上,小乘佛教一般把他看做是一个教主、导师,是一个达到彻底觉悟的人。
大乘佛教则把释迦看做是一个威力广大、法力无边、全知全能的佛,并且认为除释迦牟尼佛外,在三世(过去、现在、未来)十方(东南西北,四维上下)有无数的佛。
其次,在修持方法上,小乘佛教主张修戒、定、慧‘三学’,‘八正道’,而大乘佛教则除了 ‘三学’、‘八正道’外,还偏重于修习包括‘六度‘’、‘四摄’在内的‘菩萨行’。”
“菩萨思想是大乘佛教思想的的一部分,所谓菩萨,是指立下弘大誓愿,要救渡一切众生脱离苦海,从而得到彻底解脱的佛教修行者。
大乘佛教徒把释迦牟尼成佛以前的修持阶段,即在修习“菩萨行”的阶段作为自己修行的榜样,因此大乘佛教徒主张可以在家修行,并不强调一定要像小乘佛教徒那样需要出家修行,这也是大乘和小乘的重要区别之一。”
秦子夜看了一眼老和尚,并不想多说什么,只是挥了挥手:“说吧,商议的结果是什么?”
老和尚沉吟片刻:“可。”
说完之后,闭上了眼睛,什么都不说,只是语气之中多了一种无奈和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