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过稿

狄大勇坐在了窗边,在午后明媚的阳光下,很快就开始看这个故事。

傅明彦到底是重生的人士,火热年代的文学在整个文学史上占比都很少。

最终他的文字和这个火红年代的出版物有些差别,呈现的文风首先给狄大勇的感觉就是——新。

却不是出格的新,是一种文字上的清新之美。

现在的文章过于板正、字正腔圆,看着的时候,就像是有大锣大鼓在敲打,耳朵、肺腑之间都是嗡嗡的响动声。

手中的《双面人生》的稿子带着一种朴质的清新之感,娓娓道来解放前期的故事。

跳脱出陈旧的框架,用词轻松又准确,甚至有些地方,甚至带着点优美,但是全文的信仰是没有问题的。

在狄大勇看来,这稿子有着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内核。

本来狄大勇还在用审稿人的角度看小说,被这个故事吸引了以后,他开始用纯粹读者的角度来看小说。

顾玉惜看这个十万字的故事,看了足足三天的时间,轮到了专业的审稿人士,用了一下午的时间,就把故事看完了。

从书中的故事脱身而出后,狄大勇可以再用审稿人的角度来回看这个故事。

《双面人生》这个故事,真实的历史和小说一定的虚构结合得很好。

另外切入点很有意思,主角一开始是逃避分子,是一个军统的小官员。

这样的身份,天然就让人想要看下去,后面于则正的转变也是情理之中的。

于则正作为军统的小官员,要不是见到了军统腐朽的一面,同时又被共产主义的光辉所打动,怎么会坚持走上正确的道路。

看完了故事,感受到于则正在抗战里所做的事情,想着他的改变,狄大勇就觉得一开始让人皱眉头的设置简直是太妙了。

这个让人感觉到新鲜的故事里,还有一个新鲜的元素那就是爱情了。

为了和文章格调相符合,就算是于则正最后和翠苹做了真夫妻,也没有写两人的亲密,他们两人是因为革命信仰的相同,见到了双方身上的闪光点后而相互吸引的。

一个大字不识的乡下女人,居然还有一个身份是游击队的队长,她确实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只要是看过文章的人都会被她闪闪发亮的灵魂所吸引。

翠苹、翠苹!

爱上这样一个女人,实在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就算是最后于则正去了宝岛,翠苹抱着孩子轻易无法离开村子的女战士,狄大勇也不担心翠苹会有什么不好的结局。

就像是狄大勇觉得,这个生命力旺盛的女战士,还会好好活下去。

担心毁坏稿件,狄大勇甚至没有摩挲稿纸,只是摩挲自己的金属杆英雄钢笔。

金属的花纹被磨得发亮,狄大勇还沉浸在故事的余韵里。

要给审稿意见?还有修改文?

狄大勇觉得,这个稿子按照他的标准可以直接发表,也好像没什么好修改的。

只是,能过稿吗?

他们主编是偏保守的性格,很有可能不会给这个稿子过稿。

不过也可以理解,当年主编的儿子差点就出国了,因为害怕坐飞机,在国内坐过一次飞机就大喊大叫的,最后担心去国外的飞机上丢人,就不出国了。

没曾想,就是不出国的这个决定,救了主编一家,在火热年代里没挨过批斗,不然还不知道现在如何。

想着主编的经历,狄大勇感觉主编那边可能过不了稿子。

“回神了。”另一个叫做林慧的编辑问道,“一下午看着你头也不抬的,稿子怎么样?”

“写得好,是个很好的故事。”

狄大勇斩钉截铁的回答让林慧挑挑眉,“这么好的稿子?”

狄大勇:“可阅读性很强,故事很好,政治倾向没问题,就是有一个问题,它太新了。如果要是出版了, 说不定会是划时代的作品。”

林慧立即感兴趣了,想要拿稿子,狄大勇立即吩咐:“稿子你可以带回去看,但是这稿子是教育部那边托人送过来的,万一咱们这里没过稿子,还得给人完完整整送回去。”

林慧瞥见了旁边拆开的带着红色印刷体教育部字样,不由得说道:“那是应该小心点,我家里最近挺乱,我干脆明天早晨再来拜读这个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