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临心里一动,他知道宋真宗封禅的事儿在历史上争议挺大。
好多人都说宋真宗是为了显摆自己的功绩才去的,而且他跟其他封禅的皇帝比起来,差远了,把泰山封禅的档次都拉低了。
“陛下,”
江临说,“您是担心自己去了,会被后人跟宋真宗比吗?”
朱元璋点了点头,说:“没错,江临。咱就是担心这个。宋真宗那家伙,没啥功绩还跑去封禅。他这一去,后面的皇帝都不敢再去了,都觉得他降低了封禅的档次。咱要是现在去,那不是太丢人了吗?”
江临心里琢磨着,朱元璋的担忧也不是没道理。
宋真宗的事儿确实给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要是朱元璋现在去,可能被后人跟宋真宗比,也难怪一辈子都没去泰山封禅。
“江临啊,”
朱元璋此时忽然开口,笑着看向江临,说道:
“你小子是从未来而来,这些事情你肯定比咱清楚。”
江临说:“陛下,其实历史上您确实没去泰山封禅。
从宋真宗以后,皇帝们都没再去了。就是因为宋真宗把封禅的档次拉低了。有的皇帝登上泰山好几次,都没封禅。”
朱元璋叹了口气,目光望向远方,仿佛穿透了时空,回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之中。“哎,这宋真宗,没功绩硬封禅,搞得咱现在去封禅都觉得丢人,看来后世皇帝也是这么想的啊。”他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无奈与惆怅,“但是不去泰山,又觉得,哎,缺了点什么。咱这一辈子,从放牛娃到皇帝,历经千辛万苦,打下了这大明江山,若是不留点什么给后人,总觉得心有不甘呐。”
江临闻言,心中不禁对朱元璋多了几分敬意。
这位开国皇帝虽然心机深重多有算计,但是也算不易。
江临作为准女婿,也明白他心中的那份执着与遗憾。
于是,他轻声说道:“陛下,此去泰山几乎千里,您是想让我用直升飞机带您去飞一趟,看一看泰山,也算是一种别样的封禅吧。”
朱元璋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他拍了拍江临的肩膀,笑道:“对,还是你懂咱。咱其实,就想去看看。泰山啊,那可是咱的神山,历代帝王封禅之地。咱这一辈子,还没亲眼见过呢。”
说到这里,朱元璋的思绪似乎有些烦乱,他抬头望向天空,眼中闪烁着对未知的渴望。
古往今来,这些个统一天下的开国皇帝,这些个开创盛世、功绩无双的皇帝,所想的,除了长生不死延续寿命,就是被后人铭记功德了。”
哪个不想成为秦皇汉武那般青史留名的帝王?
朱元璋的眼神逐渐变得坚定起来:“那些帝王,哪个不想名垂青史?咱虽出身贫寒,但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到了今天。这大明江山,是咱和兄弟们用血汗打下来的。咱这一辈子,值了!”
江临被朱元璋的豪情壮志所感染,他恭敬地说道:“陛下英明神武,功绩盖世。此次泰山之行,必将让您的威名更加远扬。”
说罢,江临直接驾驶直升飞机带着朱元璋前往工厂。
在工厂里,江临拿了一些汽油,确保直升飞机有足够的燃料飞往泰山。
一切准备就绪后,他们踏上了前往泰山的旅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