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国,东平郡,少方城,城郊的一处私塾内。
“无极曰道,太极曰身。身中有身,故曰天心。
天心位安以中正,神机主宰而虚灵。
灵应常清,万化归真。灵随物昧,万化自背。岂道远於人,而人自远於道也。”
一道年轻的声音响起,说着玄之又玄的话。
易泽一袭青衫,站在私塾的最前方,手拿一把教尺,看着下方的一众学生,慢条斯理的解释着刚刚所言之语的意思。
易泽是少方城本土人士,出生于城内的士绅之家,家中良田千顷,在少方城是有名的地主。
作为易家的独子,易泽天资聪颖,很年轻的时候就考中了举人,但他却并没有继续在科考中突飞猛进,而是回家继承家业。
少方城的人都知道,易举人有一大爱好,就是农事。
身为地主家的儿子,好农事本无可厚非,但易泽将自家的农事发展到了一个新境界。
短短数年,他将易家下辖的良田产量,翻了一番,而且一些下等田地,也在他的指导下,或改变耕种方式,或更改种植产物,每年都能获得远超过去的粮食。
正因为如此,易泽的父亲,对易泽放弃入仕的决定予以支持,毕竟千里做官只为财,而在这个世道上,还有什么比土地更硬的财货呢。
易泽这几年的行为,相当于将家族的资财翻了一倍,当官来钱也不一定有这么快,“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在易泽的手上具现化了。
之后,易泽为了不事事亲力亲为,在城郊开办了私塾学堂,专门教导家里的佃户们如何耕种,为了笼络他们,易泽又开了一堂经义课,教导他们的孩子一些杂学。
又因为康国以道家为国教,修道成风,因此易泽教授的多位道家经典。
因此,易家的佃农对这个东家很是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