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8章 姜大人,别来无恙否

郝教谕闻靳南之名,早已心驰神往,此次收到靳南的拜帖,更是激动不已,不顾授课,亲自出门迎接。

“靳先生,请!”

郝教谕满心欢喜,“鄙人研读先生文章,常有不解之处,曾亲赴云林书院求教,奈何先生出游未归。”

“今日有幸恭迎先生光临,万不可匆匆离去,还请务必为我等学子开坛讲学几堂。”

“此乃吾之所愿。”

靳南应道,“待燕京局势稳定,我便在学宫小住,一睹学宫藏书。届时,定当竭力传授所学。”

如今靳南已非吴下阿蒙,凭借其在儒道界的崇高地位与深厚实力,面对同门,他既无需过分自谦,亦不会妄自菲薄。

时下,众多读书人纷纷步入心学,他们尊崇先贤,却无法接受祖师爷总是屈居人后。

“甚好!甚好!”

郝教谕听罢,满心欢喜,深知靳南借宿学宫,实乃大家之幸,众人可随时向他请教学问。

“靳先生,请随我来,山长此刻正在锦宜堂接待宾客,想来交谈已近尾声。”

两人一路漫步,畅谈文章学问,未几便至锦宜堂外,恰逢一人步出堂内。

此人正是姜思博,只见他眉头紧锁,心中正盘算着如何扶立崇仁帝之子吴舍登基。

姜思博坚信,吴舍登基,身为嫡长子,继位不仅符合宗法制度,更有益于大尧王朝的稳定传承。

此观点并非针对其他夺位者,而是意在反复游说护国武圣,深知武圣视大尧传承为己任,对嫡长子继位制度定会青睐有加。

姜思博对时局洞若观火,那些皇子皇叔、王爷藩王在他眼中皆为泛泛之辈,真正主宰大尧命运的,唯有护国武圣。

果不其然,武圣对吴舍的支持与否,直接决定了皇位是否稳固。

然而,令姜思博始料未及的是,尽管他已设法将这番言论传递至保卫司,护国武圣竟对此置若罔闻,全然不予理会。

一计不成,再生一计。

姜思博转而求助于他的母校鸿都门学。

想当年,姜思博于此地寒窗苦读,终中进士,后又担任教职,至今学宫藏书阁仍悬挂其画像,以激励后世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