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之上,论功不论谦。黄爱卿毋须过谦!”
崇仁帝正色道,“自明日始,朕命黄爱卿坐镇中军,统筹调遣其余兵马,务求早日荡平青丘。”
黄光赫面露振奋之色,深知此役若能以主帅身份,攻克青丘之日便是永载史册之时。
一旁的夏都督面容淡然,却悄然侧目瞥向护海卫的于都督。
据其所悉,实则是护海卫部属最先抵至青丘。
于都督并未对此提出异议,显然明白崇仁帝有意扶持黄光赫,此刻不宜拂逆圣意。
接下来众人详议各项战术细节,以黄光赫为核心,精心布局各路大军左右呼应。
崇仁帝静坐一旁倾听,深知自身在排兵布阵上的才能远不及在座各位将领,索性将自己定位为鼓舞士气的精神象征。
黄光赫接过帅印后,雷厉风行地调度各方兵力。
青丘保地东、西、南三面各设一支戍军,筑起坚固防线,布设阵法禁制以防妖族突围;剩余四支雄师,则于北面集结待命。
其中,西罗军居中,禁军在其左,阔应军在其右,护海卫作为后卫,已迫近青丘保地外围山脉10里之内。
崇仁帝立于巍峨楼船之上,俯瞰那延绵百里的壮阔军阵,不禁赞许道:“黄爱卿麾下的西罗军,队列严整,士气昂扬,果真无愧于率先挺进青丘之誉。”
回想南征之初,五百万大军浩浩荡荡,而今仅剩300万上下。
各部历经一年浴血拼杀,折损近半,相比之下,西罗军的军容风貌明显更为齐整有序。
“所谓军阵,首要在于列阵有序。”
黄光赫傲然宣称,“倘若阵型都无法摆布得当,谈何指挥如意,决胜千里?”
此刻,楼下诸将皆忙碌于前线指挥,楼船上多为崇仁帝的贴身护卫,虽对兵法了解有限,但听黄光赫言之凿凿,皆深感其乃当代军神,无人能及。
青丘覆灭在即,黄光赫功勋卓著,加之深受皇恩,未来必将成为大尧王朝的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