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念看向赵子珏,如今的赵子珏算是扶苏身边的红人,虽未明言,但意思已是很明确,便是在问赵子珏事情可有转圜的余地。
“大师公,圣人的心血在其思想,在其传承,当初六国各用六国文字,圣人之言也只能传承于圣人所在之地,极难在其余之地传播,若是天下皆能书同文,则圣人之言可传天下。”赵子珏停顿一下,看了一眼伏念,拱拱手道。
“儒家小圣贤庄之名也可传于天下,届时,小圣贤庄非齐鲁之文学圣地,而是天下之文学圣地。”
赵子珏说完话,在场三人眼睛一亮,三人俱为人杰,此刻哪能不明白赵子珏所言非虚,但是这件事最终还是要伏念做决定,毕竟伏念才是小圣贤庄的掌门。
一直以来伏念的愿望以及责任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将儒家,将小圣贤庄发扬光大。
此刻面对赵子珏的所言,伏念心动了,但是想到藏书楼中,诸位先贤的典籍,他却又不忍将其抛弃。
“但藏书楼中,那诸位先贤的典籍,”伏念思虑了良久,最后对着赵子珏摇摇头。
“大师公可命人将典籍以小篆誊抄,但其原本仍留于小圣贤庄之中,而其先贤的思想则可传播于天下。”赵子珏不等伏念说完,继续道。
听了赵子珏的话,伏念再度沉默,低头沉思了良久。
张良看出了伏念的纠结,微微一笑,上前转过身,对赵子珏道,“若是小圣贤庄推行小篆,岂非与秦国捆绑,届时我小圣贤庄还能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吗?”
“三师公,书同文此乃大势,自此圣人之言通传天下,此非与秦国相关,而与天下相关,我小圣贤庄能独立于朝堂之外,难道还能独立于天下之外吗?”赵子珏辩驳道。
“三师公出身于韩国,来此齐鲁之地求学应该更能体会文字不同的艰辛,以及书同文的大势。”
听到赵子珏的话,张良微微一笑,随后后退半步,抬眼看向伏念道,“大师兄可还有什么疑虑?”
伏念那还能不知道,张良看似在反驳赵子珏,实际上却是在劝解他,张良所言正是伏念所担心的,而赵子珏对张良的回应,也恰恰是对伏念的疑虑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