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山一下就明白了,这地方为什么叫火烧门。

两座山相对,像一个门框。

而绣线菊俗称“蚂蝗梢”、“火烧尖”。

绣线菊在秋季,叶片颜色会发生变化,可能变成鲜艳的红色或橙红色。

远远望去,植株顶端犹如被火烧过一般呈现鲜艳色彩,所以百姓形象地称它为“火烧尖”。

原来“火烧门”地名是这么来的,算是很形象了。

从雪地上杂乱的马蹄印以及绣线菊的残枝来看,曾经有过大批战马从这里经过,也许就是秦中毅的部队走过吧。

老宋带领着一百多名鲜卑族人在此已经等候多时了。

这些人身着北胡兵的军服,看到拓跋玉和周山到来时,齐刷刷地站了起来。

老宋也是一脸疑惑。

拓跋玉明白了,两人化了装,族人们一时辨认不出。

他大声喊道:“我是拓跋玉”

周山及时从怀里掏出药物,抓起地上的雪,配合药物给拓跋玉卸去妆,他自己也卸妆恢复本来面目。

老宋这才放心,来不及行礼,迫不及待地问道:

“老爷,夫人她……难道没救出来吗?”

拓跋玉听到这话,脸色瞬间变得阴沉无比,刚想如实相告。

一旁的周山抢先一步开口说道:“拓跋夫人宁死不屈,不甘心遭受凌辱,已然自尽身亡了。”

老宋听闻此言,顿时泪如雨下,悲痛欲绝地大骂道:

“狗日的登高里,就是毫无人性的畜生啊!”

这一百多名族人皆是鲜卑人士,得知拓跋玉夫人已经壮烈殉节,每个人都义愤填膺、怒火中烧。

人群中有人高声呼喊:“干脆我们杀回军营去,将那些可恶的基罗人统统杀光,为夫人报仇雪恨!”

一时间群情激愤,场面几乎失控。

而此时的拓跋玉也终于回过神来,他明白周山太子如此说,其实是在维护自己的颜面。

那个女人已经香消玉殒,登高里也死了,多说没有意义。

明白这点,拓跋玉深吸一口气,让自己镇定下来,对着激动不已的族人们大声喊道:

“家人们,这位就是大安朝周山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