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8章 新的内阁制度

但两人都没有说话,他们不在乎相权,更不贪念权势,而细细一想,这么一来,国家只会更加稳定,相权分散到了内阁,办公效率增加的同时却没有大权旁落的危险。

“陛下圣明!”

萧嘉穗和闻焕章对着孙磊拜道,他们这一拜表示支持内阁成立,更是表达了他们对于皇帝的敬佩,他们虽然没有其他心思,但后来者呢?有些事情必须防患于未然。

“哈哈,你们明白就好。另外,军中之事依旧是独立开,内阁不能插手军务,军务由枢密使和太尉负责。”

“还有,三法司也要独立出去,立法和执法只对皇帝负责,内阁只有审阅权和建议权。”

孙磊又补充了两句,明朝内阁制度算是封建王朝制度的巅峰,明朝的一些皇帝也是很聪明的,可他们的认知却阻碍了他们的发展。

明朝内阁前期很不错,但皇帝很懒,为了省事又搞出个司礼监,用太监去钳制内阁,自以为万无一失,可最后的结果就是内阁变成了宦官的爪牙。

而内阁最大的问题还在于权利过大,虽然相权没了,但内阁也控制到国家的一切,如果内阁整个腐败了,十四人全成了朋党,那不是一样完犊子?

所以他要把军权和司法权也独立出去,没有军权,内阁就只是个行政机关,再怎么样也翻不起风浪来。

而三法司独立,就会让内阁和百官心生忌惮,律法就像是枷锁,让他们不敢逾越寸步。

“军、司独立!”

众人脸色却是没有多大的变化,这要是换在前朝肯定是引起轩然大波,可齐国立国之前就已经如此了。

这也得益于齐国的原本的梁山结构,梁山是没有完善的司法制度的,整个山寨都是将领和大军。

而且山寨的将领多是皇帝的兄弟,像是鲁智深和林冲,甚至是皇帝的结拜兄弟,鲁智深到现在还称呼皇帝为兄弟,而皇帝也很喜欢这样。

这就导致立国之后武官地位一直很高,直接和前宋反了过来,武官根本不了文管。

至于司法,皇帝从没有把这权利下方,众人只有议论和上书的权利,立法和执法都不得插手,决策权只在皇帝。

“议政权交给了内阁,行政权交给了六部和百官,司法上分三司,军事又独立出去。”

众人这才明白皇帝所言的改一下朝廷部门结构不是简单的一个内阁,而是要重塑整个朝堂格局,实行和以往完全不一样朝廷制度。

“你们觉得如何?”

孙磊见众人都是呆呆的看着,这才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