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仓皇撤退

从伊万来夫的描述中,不难看出,虽然还有四十五六万的生力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战败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这让沙俄的最高统帅,和一众高层,心里都蒙上了一层阴影。

紧急的会议,在一片阴云中召开。

经过半天时间的紧急磋商,沙俄的最高统帅,和一众高层,商量出了两个方案。

第一个方案,就是尽快和卫国军展开对话,重新回到谈判桌上,通过谈判,解决双方的争端。

可以完全答应,对方之前的要求,放弃在东北地区的一切利益。

第二个方案就是,在准备谈判的同时,继续调兵遣将,阻止卫国军的继续深入,建立第二道防线。

他们之所以做出第二个方案,是怕卫国军得势不饶人,借此提出更多的要求。

毕竟,形势比人强,他们不得不做出这样的心理准备。

换做是他们,在如此有利的局面下,也不会轻易答应对方的条件。

至于小日本这个临时盟友,他们知道,压根就指望不上,也起不到任何的作用。

他们怕时间来不及,所以准备在阿尔丹河和鄂霍次克一线,布置第二道防线。

除了其他边境线,必须留下的驻军,调集国内能动用的所有部队,近百万的部队,布置在第二道防线,阻止卫国军向沙俄的腹地进攻。

也给伊万来夫下达了命令,如果事不可为,可以见机行事,在前线临危决断。

撤向阿尔丹地区,他们预设立的第二道防线,与后续调派的部队汇合,一起构筑第二道阻击线。

沙俄这次的军事行动,彻底从军事侵犯,演变成了防御战,攻防易守了。

就在沙俄给各个部队下达命令,奔赴第二道的防线的同时,赵天宝也接到了,徐峰发来的电报。

徐峰他们通过几天的时间,才把据点和据点前后地区的战场,打扫干净。

向他请示下一步的行动。

他简单思考了一番,就做出了决定,让徐峰和后续部队,就留在据点驻扎,派出一些部队,清理一下,库页岛以西的敌军残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