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地上的红军并没有被山炮营重创,他们最少还剩十挺机枪跟两个连的兵力,这场进攻肯定是场硬仗,二营不一定能拿下来。”
“重机枪连掩护,给我压制阻击阵地上的红军火力点。”
“迫击炮连不要担心误伤,继续开炮,摧毁你们发现的所有红军火力点,快一点儿。”
“你们打得越狠,进攻部队面临的压力就越弱,伤亡约会越小。”
…………
当所有晋绥军都把注意力放到进攻部队身上时,红一团一营已经摸到山炮营附近。
王在晋手里的兵力有限,不想为了保护山炮营而把手中本就不多的部队给分散出去,直接让山炮营将火炮架在主力部队后面。
因为炮兵阵地隔主力部队非常近,万一山炮营遭到攻击,主力部队两分钟就能杀过去参战,他也就只给山炮营安排了一个排的警戒哨。
杨团长的突袭战术非常简单,用火力迅速消灭晋绥军警戒哨,部队快速向前突击,杀进炮兵阵地。
就算王在晋及时派兵增援山炮营,那也是能跟红军在炮兵阵地打一场遭遇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