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躲在殿阁中只说“政务繁忙”,因此便只命林樘夫妇自去便宜,两人便也去了汪老太妃的居所拜见。
这是纾甯第一次拜见汪老太妃,从宫人的嘴中听过这位汪老太妃堪称“彪悍”的事迹,她便也不禁胆怯几分,这样的威严女人,并不好惹。
自己胆战心惊,却不想汪老太妃竟是甚为和蔼,见着纾甯略聊了几句便是吩咐纾甯坐到其身边去,还褪下腕边一只玉镯给纾甯亲自带上。
纾甯正欲推辞,汪老太妃却是道:“这只镯子,是老身做皇后之时上圣孙太后赏的。如今宫中,皇后早有玉镯,其余之人不过妃妾,自然配不上这镯子,你这周身的气度模样,以后必然能当得起一国之母的位子,给你也是应当的,不可推辞。”
汪老太妃越是这般说,纾甯便越是慌了起来。
思来想去便也只得用求助的眼神看向林樘,却见林樘只是眯眼笑了笑:“小祖母给你的,你就收着罢。”
万般无奈之下,纾甯只得硬着头皮谢恩:“多谢小祖母。”
汪老太妃这才眉开眼笑地,“这才是好姑娘。”她继续打量着纾甯,旋即眉宇之间竟是多了几分怒火:“皇帝这是怎么想的?这样的佳儿佳妇,他竟也处处不满?除了你们,我还真是想不出究竟何人才配做这国朝的太子太子妃了。”
可偏偏,皇帝的不认可才是一切之根源。
不过总归,汪老太妃的认可对于林樘而言无异于是加持,只要皇帝心中还存着对于汪老太妃的感激之情,便也不可能丝毫不顾及汪老太妃的话。
林樘总能得到暂时安稳。
只是总归不会是长久之计罢了。
纾甯并没有因此而高兴开怀,毕竟这样安稳妥帖的日子,等到御驾回銮之时就要结束了。
待到八月十五中秋夜之后,皇帝亲率阖宫上下前往汪老太妃处辞行,一行人便是如此离了昌宁行宫。
在离开昌宁行宫之时,皇帝满面泪珠,瞧着令人十分动容。
彼时林樘正在皇帝身边,自然免不了上前关怀一番:“陛下虽不舍小祖母,然江山万代总要陛下治理,若是陛下伤心过度伤了身子怕也不好了。”
皇帝便是以袖拭泪,“朕不过是有感而发。婶子本来能坐享齐家之福,当年却是为了朕进言而被废了皇后之位,如今孤苦孑然,到底是朕亏待了婶子。”
众人便也只得点头称赞汪老太妃是如何的贤德良善,是国朝品行出众的第一号女子。
再者皇帝是如何的纯孝之恩,堪称天下人表率。
皇帝便顺势道:“朕无德无才,却不敢忘却婶子教诲。婶子常说,一家人和和乐乐的比什么都紧要,人生在世,多与家人待在一处才是正经。朕这些日子常反思自身,便也深觉自身浅薄,许多错误实在应该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