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7】谋定南洋

这时,忽然又小信来报,说从江户送来了敕令,命令萨摩藩停止开采永野金山。

一听到这消息,还在犹豫的岛津光久立刻果断地说道:“来人呐,笔墨伺候!”

◆◆◆◆◆◆◆

等李国助回到福州,宋友亮也早已从马尼拉回到了福州,便在第一时间召见了李国助

“不出所料!”宋友亮笑道:“日本人拒绝了我们的条件!”

李国助也笑道:“微臣按照计划,成功说服萨摩藩藩主岛津光久与大明联手对付德川幕府!不过,微臣没有想到会这么简单!”

“简单?一点都不简单。其实,岛津家会选择与大明联手,绝不对不是嫉恨当年德川家康减封那么简单的,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宋友亮笑道

事实上,萨摩藩自开藩后,财政问题一直是藩政头号问题。正是因为财政上的困境,萨摩藩一直不能开展各种改革事业,造成萨摩藩的长期落后。而长期落后的意识又反而成为改革的阻碍,萨摩藩的财政问题危机的第一个问题来自于萨摩藩的藩组织体制——藩内藩士太多。因为萨摩藩自进入战国以来,直到德川家开幕为止就一直没停过战争,因此比他藩而言,萨摩藩需要更多的动员兵来维持其战斗力。所以萨摩为了能兼顾战争和耕种,而且也为了便于控制国家。大量设立准武士人员遍布各乡。萨摩藩的武士占总人口26%以上,接近40%。人数比例之高之多是不多见的。而且,岛津家是在几乎完成九州统一的目标时被本州中央政府打败而被迫吐出大量土地的。在统一九州时期已经设立的大量武士和准武士一下就失去了土地,岛津家又不能将其抛弃,结果造成了萨摩藩藩士众多的情况。由于藩士太多,而领地遭到了削减,所以这些藩士的俸禄问题极让萨摩藩藩主十分头疼。

第二个问题来自于幕府,萨摩藩跟幕府可以说是苦大仇深。在关原之战中岛津家不但从属西军。还用火枪打伤了德川四天王之一的井伊直政。这让幕府对岛津家深怀戒心,不但布置了参勤交代任务,还不断派下来大量的劳役。萨摩藩本来就是离江户最远的一个藩之一,所以每次参勤交代都所耗不菲(一趟约五万两),又加上大量劳役,财政负担沉重无比。

除了名目繁杂的支出外,萨摩藩的收入也非常成问题。幕府时期,衡量财富的尺度是米的产出量,因而产米的土地乃是财政的基石。萨摩藩的土地现在划成了鹿儿岛和宫城两县。其中有很大部分是一种日本独有的小高原,叫做シラス台地,这种小高地的形成是因为活火山的喷发,所流出的的熔岩和岩石碎片所堆积而成。这样的土地在现今日本的鹿儿岛县占52%,宫城县占16%(萨摩土地都在这两个县)。这种土地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土壤保水性极差,雨后经常涌水,使得作物的培植非常困难。而且萨摩藩所处的位置面向黄海和东海,往往成为大型台风的登陆点。灌溉的困难和大量的自然灾害,使得萨摩藩虽然名义上有77万石的收入,实际上收入往往只有35万多点。收入的低下和高昂的支出,以及长年战争的消耗,使得萨摩藩极度贫困。

为了缓解这种贫困的局面,萨摩藩的解决办法是琉球出兵。在萨摩藩祖岛津忠恒时期,通过征服琉球。岛津家夺取了奄美大岛四万石的土地,同时获得了从琉球的朝贡贸易中捞取利益的权利。这大大缓解了早期和中期萨摩的财政窘况,而且也让萨摩获得了强大的经济来源。比如说奄美大岛生产的黑砂糖,砂糖当时在日本是贵重的货物,从本州到九州的各种地方的点心还有传统的酒酿,制作时都需要黑砂糖。而这时黑砂糖出产地最大者为奄美,所以这份巨大利益为萨摩独占,黑砂糖为萨摩藩建立了财政信用。萨摩藩夺占奄美和黑砂糖利益。仅仅是有效缓解了财政上的窘迫。实际上只是让萨摩处于一种半饱饿不死的状态,籓财政仍然需要借款以维持日常的开销。而借款所附加的高额利息,渐渐成为萨摩财政的又一重大负担。

到了1640年二代岛津光久上任后,藩债膨胀到35万两,藩的信用遭到质疑。多亏当时幸运发现的永野金山,使得萨摩藩的信用得以维持。然而萨摩藩的金山采掘仅进行了不到两年。随后就被幕府打压,遭到严令禁止。

一面是债台高筑,财政捉襟见肘。一面是幕府的打压,掐头去尾,前后堵截,岛津光久选择与大明联手,自然就在情理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