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帝闻奏变色道:“目下贼势狂獗,官兵屡战无功,若不将骄兵悍将明正典刑,何以整肃军纪!”
孙传庭骇得诺诺连声,不敢再为分辩。回到府邸之后,及至出京之后,又恐怕走漏了消息,生出意外之变,因此他在路上又佯意上了一个奏疏,说“贺人龙是臣旧部,请贷其两丧督师之罪,留臣部下,令其立功自赎”。崇祯帝知道他的用意,他便故意批准。
贺人龙在襄城之役大败而逃后,灰溜溜地回到陕西。他屯驻咸阳,害怕崇祯皇帝降罪于他,早晚提防着。孙传庭在赴任的路上时,曾假意上疏替贺人龙求情,先稳住贺人龙。崇祯皇帝也假意降旨允许。贺人龙在咸阳得知后,稍觉心宽,也放松了提防。孙传庭到西安后,与陕西巡抚张尔忠密谋一番后,召诸将来到他的行辕。
行辕之中,蟒绣辉煌,剑戟森排,三声炮响之后,督师孙传庭升了上座,抚按分左右陪坐,三司以下文武都黑压压地分两旁侍立——那一种森严肃静的气象,令人不寒而栗。坐定后,由旗牌官传下命令,高呼:“总兵贺人龙进见!”人龙闻令,急忙趋出班次,上前参见毕,站在一旁听候令下。
孙传庭大大方方地受完礼,方才慢慢地向他说道:“本部堂此次奉旨督师,关系国家安危,文武官员均宜各舒忠奋,捍卫封疆。但是却查你贺人龙因为与李自成是同乡,所以私通流寇,图谋不轨,辜负皇上的天恩,真是岂有此理?”
贺人龙闻言大惊,急忙叩头道:“小将受朝廷厚恩,誓以灭贼为志,岂敢存此不忠不孝之心,上负朝廷,下辱家门?还乞督师详察!”
孙传庭心里也知道这事是崇祯多疑,但是崇祯有亲口传的密旨,自己哪里敢不从?于是孙传庭说道:“此事本部堂亦难作主。”正说时,早已立起身来,高声道:“皇帝有旨,总兵贺人龙听宣!”
贺人龙大骇,急忙向前跪下;左右文武闻得“有旨”二字,一齐都跪在下面。
孙传庭走下座来,站在大堂台上,朗声宣旨道:“总兵贺人龙,私通流寇,图谋不轨,襄城、项城两丧督师,人龙拥兵不救,实属辜负国恩,法难宽贷。着督师孙传庭会同该省抚按,即行传旨正法,以昭炯戒。钦此!”
贺人龙听罢叩头谢恩毕,仰天长叹了一声道:“不想我贺人龙为国家十年效命,今日落得这个下场。”不过,贺人龙转念一想,自己把汪乔年扔在襄城不管,以致他堂堂一个总督被流寇磔死,今天自己落到这个下场,可能真是因果报应不爽。
“罢了罢了!”贺人龙不在申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