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噬魂蛊的真相

蛊虫?这真是宋筠熙的知识盲区了,从前只在小说中看到过这种东西,没想到穿书遇到真的了。

苗清清起身,踱步到书架前,拿出一本泛黄破损的书:

“蛊虫是苗疆人流传下来的一种秘术,这一枚卵的体型偏大,而且还是透明的,与普通的蛊虫不同。

我看它极有可能是噬魂蛊的胎卵。”

“胎卵?你的意思是……这不是蛊虫,而是虫卵?”

“是的,这从哪得来的?我记得苗疆一族在百年前已经销声匿迹了,小小阳州城竟然有苗疆后裔?”

这些话让宋筠熙第一时间就想起了王嬷嬷,她会用迷幻粉末,还会控制蛇……

这蛊虫……应该也是她的。

苗清清见她眉头紧锁,继续道:

“寻常蛊虫,一般是通过毒虫淬炼而成,而噬魂蛊与普通蛊虫不同。

其中数噬魂蛊最为隐蔽,它几乎透明,只需破开虫卵,蛊虫便会第一时间钻入体内,沾染肌肤的瞬间,便可取人性命,无声无息。”

宋筠熙默默颔首,王嬷嬷正是利用了这点,让赵厨娘在审问时当场暴毙,好毒的计谋!

若真是如此,她一个深居宅院的嬷嬷,养蛊定然会留下有蛛丝马迹。

宋筠熙看向苗清清,问道:“养此蛊虫,需要什么特殊的条件?”

“其实我对养蛊也没有很深的研究,不过要论是特殊嘛……”

“蛊虫大多有相似的特性,比如怕光、怕冷,尤其是噬魂蛊,阴阳两虫要养至七年才可成虫,成虫后要在一年之中的极阴之日交尾,十三个月后方能产下蛊虫之卵,且一胎多卵。”

一胎多卵?那就是说,王嬷嬷手里还有不少蛊虫……

宋筠熙看着苗清清,手中的茶盏紧了紧。

“是的,不过这噬魂蛊还有个与众不同的地方,那就是产卵后成虫便会立即死去,这时养蛊者要重新挑选虫卵孵化幼虫,再养七年,到第八年产下虫卵,便是一个循环了。”

八年?宋筠熙突然想起来了,二姨娘的儿子,那个天资聪颖的二公子孟昭言,不就是八年前意外身死的吗?

原书中虽然没有提到具体死亡原因,但是宋筠熙现在几乎可以断定,是王嬷嬷暗中下手。

如果是用这个噬魂蛊,制造意外死亡的假象就容易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