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前往码头,以机器人力工的形式,换来一些破旧废品,而后在变卖成信用点,虽然微薄,但也够两人生存。

而码头主得知了隐情之后,也惊讶于这个奇特而温暖的故事,允许机器人在码头上免费充电。

只要有电,它就有使不完的力气。

日子就这样,艰苦而平淡,谈不上温馨,只有相濡以沫。

婴儿一天天长大,身子竟然越来越强壮,而且越来越能吃。

机器人知道购买它的女主人姓李,于是告诉孩子他也姓李,又因为孩子太能吃,于是给他起名‘钵笼’,在川渝方言中,‘钵’是指一种盛器,像饭钵,‘笼’有蒸笼之类的意思。

大概得意思是,名字中充满了厨具,希望孩子以后不会饿肚子。

而孩子也渐渐能够说话了。

给这台B343保姆机器人也起了一个名字‘保保’,在川渝方言中,‘保保’也有干爹的意思,例如,我的保保对我很好,就像亲老汉儿一样。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一转眼,孩子13岁了。

孩子健康成长,壮像是个小牛犊一样,他根本不关心自己的生母是谁,生父又是谁。

有保保就够了。

那是一个星期天,保保竟然卖掉了身上一块不常用的合金配件,为小主人买来了人生中的第一个玩具,一个没有电动功能的,小小的黄铜机器人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