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逸淡淡瞥了一眼那人,以他的身份只回答梁国君主与一品重臣的话,其他人而轻看之。
公孙泽上前一步,扫视在座梁国君臣,挥袖一拜:“外臣公孙泽,见过梁君,见过诸位大臣。合纵抗蜀,首利在梁。这些年来,蜀国从来没有主动向别的国家用兵攻打,却是两次对梁国主动用兵,可见蜀国视梁国为天敌。蜀、梁已成水火之势,势不两立,蜀强则梁弱,梁弱则蜀强。所谓合纵,共击强蜀,百利而无一害。”
此话一出,议事厅气氛寂静,公孙泽毫不留情将梁国的屈辱困境指了出来,这对萧炎而言,是难以忍受的痛苦和屈辱。
萧炎脸色的难看可想而知,愤怒地盯着公孙泽,公孙泽又是一拜,退回了楚逸的身后。
梁国君臣保持着奇特的沉默,他们谁也不想在朝会上议论起那次的败绩,那也是萧炎心里最深处的伤痛。
“此子大胆!胜败乃兵家常事,何故因此嘲弄?”后排一位武将愤怒之站起来,指着公孙泽呵斥。
楚逸不痛不痒开了口:“梁国乃泱泱大国,丧师失地后应勇于面对,不该连坦然面对的勇气都没有吧。”
“那以靖王之言,梁国经历兵败,应该关起门来举国痛哭喽?”郭通怒气冲冲。
“不止是梁国,我楚国又何尝不是被蜀国折辱一番?楚逸痛定思痛,深思熟虑,蜀为强敌,楚国应当放下对梁国昔日的旧怨,诚然相待,共谋对敌。而梁国意下如何?”楚逸道。
楚逸言下之意,楚国已经给足了诚意,梁国若是依旧计较旧仇,那便是不大气了。
站在角落中的林旭生没有说话,这种场合,他一个没有官职在身的人,也没有资格说话。他始终洞悉着皇帝萧炎脸上的微妙变化,看得出来萧炎已经认可了楚逸之言。
“梁国若想一雪前耻,便应当与楚国化敌为友。若楚、梁再纠结过去,必当再次上演先前的惨况,相互厮杀,最终被蜀国吞噬!”楚逸站起身,大袖一挥。
国君萧炎始终没有表态,似乎在等着什么。丞相郭通错愕地叹了口气,转身向萧炎行礼:“楚梁世仇,不可不计,不可全计。而蜀国趁火打劫咄咄逼人,实在可恨,请皇上定夺吧。”
萧炎面色凝重,盯着楚逸:“都说楚国人反复无常,曾撺掇蜀国、晋国共伐我梁,如今故技重施,朕如何信你是真心结盟?”
楚逸长身而立,高举右手二指:“我楚逸指天发誓,用人头作担保,攻灭蜀国之前,绝不对梁国用兵,希望梁国也以此为诺,国书为约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