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这个账来算,一年如果走100万人次,收入就是200万两,15年3000万两。
15年可以回本。
后续的维护费比之前的修路费肯定是要低,按照整体来算,30年可以达到盈亏平衡,真正开始赚钱。
这是国家对公路的投资建设盈亏模式。
但既然是国家投资修建,就不能只看投入和账面的收入。
最主要的是,它带动了华北、华东的商业大发展。
例如眼前这个中年男子这种小型粮商,在过去的传统时代,是很少见的。
各地之间的隔阂非常明显,粮食一般不会流通。
除非水运网很发达的地方。
是公路网的建立,让华北、华东衍生出无数这种小粮商,盘活了粮食的流通。
但是,这也仅仅只是小规模的流通而已。
想要靠这种落后的模式,高效率盘活粮食流通,是不可能的。
只能等待铁路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