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为了扩大纱布、丝绸、棉布等产能。
例如以前手工时代,一天能生产1万匹布,进入蒸汽时代,一天能生产20万匹布,而且工人只需要以前的三分之一。
以前国营的纺织业一个月能净赚30万两,现在一个月就能赚700万两(工资减少,成本下降)。
当然,前提是蒸汽化全部普及。
而目前来说,蒸汽机和纺织的结合,才刚刚在北京制造局开始。
一旦真正做到蒸汽机和纺织的结合,产量进一步暴涨后,大明朝那时候才真正开始开挂。
为什么这么说?
那个时候,国内2亿多人的市场可以满足了,甚至用几年时间就能打饱和,将布料的价格都打下来。
不仅如此,还能对海外进行大规模倾销了。
主要,是倾销!
什么是倾销?
就是薄利多销,用数量争取价格优势,将海外各国的纺织业全部打掉。
那个时候,别说南洋了,源源不断的丝绸、棉布运往欧洲,大半个欧洲全部用“大明制造”,想想那个场面。
那时候,崇祯还会缺钱么?
那时候,大明朝还会缺钱么?
有钱了,各行各业都可以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