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完后,崇祯一路去了遵化的冶铁厂。
皇帝为何要亲自来遵化的冶铁厂?
原因很简单,因为遵化是大明朝最大的冶铁中心之一。
史料有载,正德(朱厚照,那位想当大将军的皇帝)四年(1509年),遵化的官营冶铁厂炼出的钢材就有12000斤,更别提铁量了。
遵化冶铁厂的矿山分布在蓟州、遵化、丰润、玉田、滦(luan,二声)州、迁安等六州县。
嘉靖年间,遵化冶铁厂有民夫410名,军夫425名,军匠286名,轮班人匠410名,还有其他人高达一千多人,总计炼铁工人有2596名,最少的时候都有1500人以上。
嘉靖年间,每年开“大鉴炉”3座,每炉炼铁81600斤,一共是244800斤。
这样的铁量,可以铸造一百多门红夷大炮,皇太极知道了会默默流泪的那种。
这仅仅是遵化一处的官营。
明代的民营冶铁也非常可观。
洪武年间,内库存铁过多,朝廷便叫停官营冶铁,开始将冶铁下放到民间。
史料是这么记载的:诏罢各处铁冶,令民得自采炼,而岁输课程,每三十分取其二。
意思就是大家自己去炼吧,但是要交税,三十抽二的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