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的鏖战。

人头滚滚而落,锋利的斩马刀在甲胄上撕拉过,火花四溅。

斧头劈开头盔,将脑袋砍开花,脑浆迸溅出来。

甚至连战马都被斩马刀砍成两半,倒在地上惨死。

现场简直就是大型绞肉机,几万人的血肉之躯在刀枪剑林中飞奔,稍不留神,就会被分尸。

一个小时过去了。

建奴的多路人马都与明军血战,而主力被切割、鏖战后,支撑不住了,开始局部崩溃。

而接下来,建奴的反抗,就像已经出现大缺口的堤坝,开始坍塌。

不停有探子送军情回来,当建奴的反抗尽数被粉碎后,开始大溃败的逃亡,崇祯却不打算给建奴逃跑的机会。

他为什么要亲自出关入草原?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不斩尽杀绝,对方随时可能卷土重来。

这就和当初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一样。

古代冷兵器时代,人口是底层基础。

白起一口气杀四十万,其实就是一战动摇了赵国的底层基础,使赵国在以后的几十年里,人口增长变得非常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