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胡子已经找郑三俊一起买粮食去了。
南方的诸省给的价格也很直接嘛,一律是1.5两每石。
150万两,能够买到100万石。
而平时的粮价是多少呢?
0.8两每石。
为什么要买100万石?
北方诸省不是已经有几十万石了么?
因为耗羡,粮食在路上运输肯定会有折损,而是大冬天的。
做好打对折的准备。
耿如杞看着地图,说道:“陛下,粮食囤积到雁门关后,主要还是分三路走,与陛下出兵大同镇的路线一般无二。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在路上消耗太大,臣做了一个测算,可能还需要再增加100万石粮食。”
“说出你的理由。”
“大同镇的老百姓要熬到明年三月,需要至少四个月的粮食储备,每人手中存的粮食必须超过1石。”
“整个大同镇目前可统计的人数有90万人,陛下若是用100万石,的确可以满足这个条件,只是路上运输的实际损耗,已经接近一半了。若是要有100万石粮食全部发到老百姓手中,就必须准备至少200万石(2.4亿斤)。”
崇祯已经明白耿如杞的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