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简直就是用银子铺出来的一条路啊!

崇祯也没有说什么,因为这个问题其实是商业模式的问题。

水泥制造局刚成立两年,水泥还改进了一段时间,生产量自然就无法跟上来。

例如遵化的水泥厂,今年二月才建成,能指望它迅速大量产出么?

显然不可能。

其他地方的水泥根本不上,就只能从北京这边运过去,这运费就能吓死人!

所以,这不是水泥本身的问题,而是商业模式的问题。

一旦将各地的水泥厂都搭建起来,招募一批工人,把后端的原材料采购、生产这些都拉通,当地的水泥就能量产。

一旦量产,各项成本都能降低下去了。

崇祯道:“虽然花费了不少,不过朕也听阎鸣泰说了,这一次给辽东调粮食,比以往快了足足一倍!若是能修到山海关,打通到锦州,以后这京师往辽东运输粮食,会更快!”

“徐爱卿,你做得很好!”

“承蒙陛下称赞,臣愧不敢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