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朝廷盖章的合法商社,就可以参见交通局的商社招标。
凡是交通局选中的商社,就可以参见到水泥路的修建中,交通局会给商社做工钱的统一结算。
招标是有门槛的,下面必须有正常劳动力男子至少100人。
这事一出来后,立刻登基到大明日报上,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为什么会引起极大轰动?
上面已经说了,古代是施行徭役的,老百姓有义务做免费劳动力。
但现在这个在工商局注册后参见招标成功的,却不是免费劳动力,而是有工钱可以拿的。
这对于大明普通老百姓来说,是一种全新的认知冲击。
古代游手好闲的人其实挺多的,尤其是北京,一百多万人口的大都城,产业链都很单一,许多人都没有工作。
史料中也不少关于北京城到处是乞丐的记载,别不信,明末的民生本身已经很糟糕。
许多人没有饭吃就干什么呢?
进宫当太监,明末的背景很流行这一套。
天启朝的时候,宫里的太监有好几万人,穿越者崇祯在穿越过来的第一年,就对皇宫进行大清扫,扫出去了六万多太监,全部安排到皇家庄园和北京制造局去做工人。
这就是将劳动力合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