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吧。”崇祯转了一个话题,“北京的小学、中学都安排得怎么样了?”

“启禀陛下,都已经建成了,一共建成了五座小学,五座中学,小学一共可以容纳1000学生,中学一共可以容纳2000学生。”

“教育局呢,建成了吗?”

“已经设置完,目前由刘大人(刘宗周)负责教育,另外设置两位郎中,两位员外郎。”

“先招生,必须尽快找到学生,把教材全部整编出来。”

“国学、数学、农学、工学是必修教程,这个你来牵头,把徐光启、宋应星他们全部叫上,赶紧编教材,先大胆的编一版出来试行,不行再做调整,要快!”

“臣遵旨!”

“一旦北京的教育体系搭建起来,就可以向全国去扩展。”

崇祯内心还是很激动的,不过目前这种全新的教育还只能仅限于北京,包括大学。

因为大明朝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全新的教育,里面的诸多困难,都是他们无法预想的,只有在北京先全部尝试一遍,从困难中找方法,做改进。

最重要的是形成统一标准化的东西,这样扩展到全国,还不会乱,才便于统一管理。

教育是国家生死存亡、未来发展的大事,可不能马虎的。

崇祯又道:“把自古忠义之士全部列入国学里面,首列商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