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是,大年初二的时候,崇祯居然收到了一些奏疏。

有几封是来自浙江省的,奏疏的有台州的知府、宁波府知府、绍兴府知府。

另外还有几个京官,有吏部的员外郎,户部的主事,以及工部的主事。

这些奏疏都有一个内容:陈昭奇是一个大善人,对朝廷也忠心耿耿,不能抓。

这就奇怪了,三个知府同时奏疏前来为一个临海县的商人说好话。

并且京官里也有人为他说好话。

正在崇祯疑惑的时候,他又收到了一封奏疏,竟然是刑部侍郎丁启浚写的,也是为陈昭奇说话的。

这个陈昭奇到底是什么背景,竟然有这么多官员要保他?

这就有意思了,一个商人而已,竟然连朝廷的部院大臣都站出来了,刑部侍郎可是正三品,相当于后世副部级的官员,妥妥的朝廷大官,权力中枢的官员。

他们都在奏疏里说陈昭奇是一个大善人,不仅平时乐善好施,而且在陕西受灾的时候,还主动捐粮食。

看来这事背后不简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