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班正式开课那天,林淑梅特意准备了一堂特别的课。
“今天,”
她对着满屋子的学员说,“我们不急着学技术,先来说说什么是手工艺的精神。”
她拿出一件旧旗袍:“这是我师父留下的,已经有五十多年了。你们看这针脚,这布料,这工艺……”
学员们围过来,仔细观察着。
“林老师,”
有人惊叹道,“这么多年了,针脚还这么整齐!”
“对。”
这时,门外传来一阵骚动。原来是“时尚坊”的陈老板又来了。
“林师傅,”
他的态度明显比上次缓和,“听说您办培训班,我是来道歉的。之前是我太狭隘了,以为现代化就是抛弃传统。”
林淑梅请他坐下:“陈老板有什么想法?”
“是这样的,”
陈老板说,“我们最近在开发新产品线,想把传统元素融入进去。不知道您愿不愿意做个顾问?”
林淑梅想了想:“可以合作,但要说好,不能为了赶工期而降低质量标准。”
就这样,林淑梅的工作室开始了一个新的尝试:既保持传统手工精品定制,又为现代化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这天,一个特别的访客来到店里。
是二十年前林淑梅刚开店时的第一个顾客。
“林师傅,还记得我吗?”
老人家慈祥地笑着,“那时候您给我做的那件旗袍,我一直留着。现在我孙女要结婚了,想请您再做一件。”
看着老人家从包里小心翼翼地取出那件旧旗袍,林淑梅眼眶有些湿润。
二十多年过去了,那些针线依然完整,那些记忆依然鲜活。
夜深了,林淑梅还在工作室里忙碌。
照片中有她年轻时学艺的场景,有她开店时的艰辛,有她面对竞争时的坚持,也有她获得认可时的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