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经营方式

一个月后,焕然一新的“春和茶舍”开业了。

开业那天,整条街都热闹起来。

秦嫂子穿着一身新做的旗袍,在店门口迎客。看着络绎不绝的客人,老人家眼里闪着泪花。

“林丫头,”

她拉着林淑梅的手说,“谢谢你们。要不是你们,这老街的故事就断了。”

“妈,”

林淑梅突然问老太太,“您说,这条街上还有哪些老手艺值得挖掘?”

老太太想了想说:“其实每家都有独门绝技。比如对面那家老绍兴,以前的泥工很有名,特别是修旧房子的手艺……”

话音未落,一声巨响从对面传来。

大家跑出去一看,老绍兴门前的砖雕掉落了一块。

“幸好没砸着人!”

秦嫂子说,“这房子确实该修了,可惜老李师傅去世后,就没人会修这种老砖雕了。”

林淑梅仔细看着那片砖雕,突然说:“小雯,你们系里是不是有建筑设计的同学?”

“有啊,”

小雯说,“我认识的就有几个,他们对传统建筑特别感兴趣。”

“那好,”

林淑梅说,“你去联系他们,看能不能组织一个修缮小组。我们可以趁这个机会,把老街的这些古建筑都修缮一下。”

这时,陈学文插话道:“这个想法好!我记得省里有个古建筑保护专家,叫张教授,我这就去联系他。”

很快,张教授来了。

看到老街的建筑,他非常兴奋:“这条街太珍贵了!这些建筑都是民国时期的风格,每一块砖雕、每一根梁柱都有历史价值。”

在张教授的建议下,文化厅决定把整条街列入保护名录。不仅拨款修缮,还邀请了专家团队进行整体规划。

这天,专家们和街坊们一起开了个座谈会。

“我觉得不能光修外表,”

一位老人说,“这些店铺里的老物件,也都是宝贝。”

“对,”

另一个老人接话,“比如老绍兴的那些工具,都是祖传的,现在都找不到了。”

林淑梅听着这些话,突然有了主意:“要不,我们在街上开个小博物馆?把这些老物件都收集起来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