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等他们请示完、火并完、然后想出新辙,荥阳的战事又有骤变——杨霖的援军赶到,以己身为饵诱王世充在京水决战,然后侯君集奇兵突现,四面合围打得王世充一路败退,最终几乎全军覆没,仅以身免……
黄雀们彻底傻眼了,这下可咋整?
其实此刻对他们来说还是个很好的机会,甚至可以说比他们预料情况的还好——杨霖虽然意外的击败了王世充,但是付出的代价也不小。虽然还不至于伤筋动骨,但是一个月间大军转战千里,必然人困马乏、粮械两缺,再战乏力。更重要的是,杨霖的大军现在被战局分割成了三大坨:其最为精华的主力五万人现在还滞留在圃田,南线围堵王世恽的也不下五万人,这两路兵马就算在养精蓄锐的前提下要想驰援东都最快也得好几天,更何况现在还是大战之后残兵、疲兵。如果翟摩侯、刘黑闼和萧铣等人再出兵牵制的话,他们能不能回到东都还是个未知数。这样一来,用来拱卫东都只有两万多人,只要李渊和屈突通动作够快、够猛,一鼓而下并非妄言。
可是那些老油子,起码是他们中跟杨霖打过交道、最了解他的那几个,却一点也不觉得这是个好机会,纷纷萌生了退意。
这是为啥?
在他们的原计划里,出兵的前提是杨霖败局已定。之所以设定这个前提,原因很复杂,但总结起来也挺简单,那就是他们怕乱。
这话听起来有点扯。天下原本挺太平的,都是这帮王八蛋造的孽,造反的造反、自立的自立,这才把天下分裂得一块一块的,大战不休,百姓遭殃。现在好了,天下被他们折腾成乱世了,他们怎么又怕乱了?
因为时机未到。
他们确实是祸乱天下的罪魁祸首。可是当他们打下大块的地盘、聚拢了大批的人马、搜刮到大量的钱财,成为这个时代的风云人物之后,他们剩下的奋斗目标就只剩下了一个,那就是逐鹿中原,问鼎天下!
可是这个时候他们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那个讨人厌的大隋还没亡,那个更招人烦的皇帝还活着呐!
前边说过关于道统和大义对于这些竞逐权力金字塔最顶端的人物的意义,所以这个坎他们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除非他们有把握能先将除了江都小朝廷以外的所有竞争对手统统干掉,否则谁忍不住先出来得瑟,谁就必然成为那根先出头的椽子,肯定烂得最快,这几乎成了各路诸侯的共识。
在正史中便是如此,各路枭雄打下一片地盘后就当起了守家之犬,一直靠到大业十四年杨广被勒死在江都,大家伙才各自虎躯一震纷纷称皇称帝,然后一统之战正式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