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能臣赵琰

魏无忌知道对方会错了意,仍然拱手一礼的道:“多谢赵国相的提醒,无论是为了重振家族的辉煌,还是天下苍生,无忌也必定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哈哈,好!赵某本以为这次是孟德亲自统军而来,没想到是魏将军,看来兖州也不如想象中太平啊!”赵琰意有所指的叹道。

“好一个赵琰,没想到历史中只有寥寥数笔的人物,竟也精明如斯!也对,他一个清正廉洁的官员,却能在汉末这样的时代,担任刺史的职位。

没有结党营私,没有依附权贵,这样的人物是真正具有才干的能臣啊!”魏无忌身后的王猛如此想道。

赵琰担任青州刺史时,在自己府邸的大厅前,放置了一个大瓮,只要有权贵豪族送来托情的信件,他都不会拆开,直接放入水中。

自此之后,他麾下的官员也都清廉自守。

不过,也只是局限于青州州治所在的临淄以及齐国,其他郡县都是阳奉阴违,表面一套,暗地里一套。

因为青州濒临大海,鱼盐便利,是朝中权贵谋取钱财最好的地方。

这也是后来赵琰因清正廉明而出名后,立刻被调走的原因,因为他在青州刺史的位置上明显阻挡了朝中权贵的敛财。

而继任者焦和就是一个不会干实事,只会清谈的无能之辈,青州的乱局正是更换刺史后,一发不可收拾。

…………

“赵国相应该知道,我们刚刚收编了从青州而来的盗匪军,为防止叛乱发生,曹公自然是要坐镇东郡,总揽整个兖州的局势。

不过,曹公也说了,等到此次谯县的叛乱平定后,他定然会亲自来到睢阳,感谢赵国相此次的相助之恩。”一旁的郭嘉解释道。

“我得到孟德的来信后,立刻联系了沛国国相袁正甫(袁忠)。此次汝南盗匪进攻沛国谯县,极大可能是受袁公路的指使。

而袁正甫素来被袁公路瞧不起,知道对方居然暗中指使盗匪进攻谯县后,勃然大怒,已经与我一起上书朝廷,请求兖州刺史曹孟德派遣军队到谯县平乱。

所以,孟德无需担心名义,朝廷必然会答应此事!”赵琰如老狐狸一般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