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五十九寄奴归家:

我在三国种田 Kalasiki 3765 字 1个月前

“好啦,别折磨你外甥女!”刘莹过来劝,“这老家伙,一天到晚只想调戏人家闺女,万年不要理他。”“姑姑,大王说得对,女孩子不能老养着,也该于归!”吴越大王杨晨毓更加得意起来,直接起来,坐到万年身边,右手把万年一把勾进怀里,“那年底给你们办婚事,可好!”万年红着脸儿低头嗯着,周边宠臣们看了觉得吴越大王太随便,万年要嫁给小猪的,哪有长辈的这么勾肩搭背,况且人家还是黄花闺女,于名声不好。有忠心的,故作咳嗽,不过大王杨晨毓也是,神经麻木,没点自觉。

杨晨毓忽然想起,这么似乎不好,这个是接风寄奴的宴会,怎么谈到万年婚事去,乱!

“嗬嗬!”清咳几下,杨晨毓继续对寄奴说起大事,“寄奴,你说,哪家的闺女,看中了,只管提亲,我们都支持!”“我已经有孩子了,怎么还要娶妻!”“傻啊!”杨晨毓以看外星人的眼光扫视,“这个么,咱们家都是亲贵,给你生孩子的小姑娘,一个流民,生的小孩,不足以服众,不足以继承你的王位!”这年月,母亲出生不够高贵的话,小孩也受牵连,吴越大王杨晨毓是穿越众,但是社会如此,要平等还要等好几千年呢,就算二十一世纪也没有绝对平等。

这边寄奴母亲申艳丽也开始劝解,“儿啊!你是王爷,怎么着也是一位爷,让那小孩继承王位,你要满大街看你笑话么?何况娘家不够,你说,小孩将来没了娘家扶持,能保得住那王位么?”两北外戚厉害,外戚有好有外,杨晨毓尽管知道些弊病,但是慈禧老佛爷说得也对,一生利一生弊,很有点辩证唯物观点。有人骂之老妖妇,其实就是一个农妇而已,一个在环幽闭塞国度传统培养出的一个满家闺女而已,能有什么见识,做到她那样,也算极致。

杨晨毓现在也想穿了,权势使得人疯狂,除非走路线,否则不能消除权贵集团对政权的把持。只有最大程度上让社会各阶层参与政事,才能最大程度上消解问题缓和矛盾。既然做不到这点,那么什么样的权贵集团是可以接受的就很需要思考一番,不能消除,必须接纳,那么就需要接纳怎样的,这才是重点。隋文帝开始科考后,篡位的极少,尤其是外姓篡位。这个就是好处,坏处是对外软弱,根本没有风骨,不如世家大族和外戚。压低科考,就是吴越现在做的,类似科举考试,使得全部官吏必须通过国家选拔考试。由于国家对各类职务的要求,也更加开放,尤其是有特点的职务上。世家大族也能保持子弟参与公务人员的数量,国家行政人员基本都是从吏途走上来,更加接近底层,而不是科考直接上到比较高的职务,使之脱离必须的能力考核。

贵族参政更多体现在对两院的控制上,使得立法上对国家更多体现保守主义特色。其实保守主义才是国家应该有的特点,坚持保守主义,才是国家稳定发展进化的关键。但凡过于激进的变法社会变革都会带来一个长时间适应调整期,万一熬不过去,那就是国家民族的悲哀。目前来看,吴越制度是激进的,对于儒生和传统人士来说确实如此。但是他们忽视吴越政府那保守的架构,一旦吴越自己的一套深入人心后,惯性将持续很久。

杨晨毓看着寄奴脸色不好,暗自摇头,“歌舞,来,来大把美女来欢迎我们的寄奴!”杨晨毓又坐到寄奴身边,咬着耳朵,“我儿啊,这些歌舞的都是有身份的女子,特意为你而来,不是贱籍!”“我想我该有自己的生活!”寄奴还是不服输。

“好吧!我承认你该有自己的生活。不过多几个选择也没错。就算家里的粮仓,也不能把粮食都放一个粮仓内吧!”“大王,你这样吧,随便给我选一个拉到。”“你这小子,怎么能这么说?”杨晨毓狠狠打了下寄奴的头,下面的宠臣们羡慕得不得了,被大王咬耳朵打头,怎么也算很得宠的啊。

那边厢申艳丽也过来,“儿啊,哪国的公主看中了,只管提!大王会为你做主!”“那好,我要大秦的公主!”杨晨毓白了眼,差点晕倒,大秦的公主,那么好娶的?“能不能说近一些的国家,大秦,数万里之遥,要人家嫁闺女过来,太为难人家啦!”“你不是说哪家的都行!”寄奴干脆把这做挡箭牌。

杨晨毓咬咬牙,“好吧,提亲去,成不成,再说!”大秦,也就是罗马啊,罗马帝国的公主能搞到手?这个难度不是一般的大,不是钱的问题,也不是外交远近的问题,压根就是罗马帝国没有东方国家那种联姻搞外交习惯。

申艳丽倒是很兴奋啊,“要是成了,咱们都在史书中呢。一个遥远的塞利斯皇帝向罗马皇帝的提亲,即使不成,也算很有趣啊!”“事若不成,会很没面子!”杨晨毓郁闷道,“不知道那些小国怎么看笑话呢!”=====“孩儿给父亲叩首请安!”寄奴在私下还是很喜欢做儿子的感觉,由于身份的关系,不敢公开。

杨晨毓一把扶起儿子,“寄奴啊,这次回来,一个是定个婚事,也就是解决你老婆地位不够的问题。一个就是你一直盼望的事!”“父亲大人?”寄奴又有点犹豫,“哥哥那儿,可以么?”“你哥哥,心肠软,打仗怕不行。治国当是最合适的,对百姓好,百姓之福。”“嗯,爹爹你教导我们,每个人都要知道自己的特长————————————287,只有在特长领域好好发挥,远甚做一个什么都不会的皇帝!”“嗯,你还记得,最近政论写得怎样?”“还好,只是我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间,总觉得怪怪的。父王,既然这天下生平,何来主要矛盾呢?”“寄奴,你要是打仗呢,写不写的无所谓,也不是为父逼你。你要是以后封国立藩的话,总要了解一些事情。一个国家,一个村庄都有矛盾,什么矛盾都没的国家,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至于什么时候有,为父也是不知道。”顿了下,杨晨毓望向倒水的依婥,“既然有矛盾么,总有个主次,总有个大小,总有个解决先后次序问题,你理不清,那么坐上一个位子,尤其是治国的位子,那是很危险的。”“父亲,孩儿觉得,矛盾,从小的入手,大的解决不了,那就托延吧,实在是没办法啊!”“拖延就是解决之道,现在是个大矛盾,今后未必有多大。比如我国提出,每户农家都有耕牛两头,要做到,这就是大矛盾,但是将来未必就是大矛盾,说不定很容易解决。”“父亲大人,恕孩儿多嘴,每户农家都有两头牛这个目标不太实际啊!”“所以我们国家第一阶段,就是做到最少一户农家一头牛,一户平民一头驴,做不到,政府没压力,我们提出口号,让天下监督我们,给我们压力,使得我们能实现这一目标。”杨晨毓也非心血来潮。农耕社会,牛马驴骡都是大事情,最穷的人家都有自耕地,都有耕牛,那么这个社会藏富于民做得还是可以,要是每户非农平民都有驴马拉车,那么效率会提高很多,社会发展也会加速。“这目标分两阶段实行,不管这天下如何,我们政府要为这一目标奋斗!”“父亲,既然如此,为何不下禁屠令呢?”“禁屠令不能使国家牛马繁盛起来!”杨晨毓摇头,听着简单的道理,其实不通。病牛弱马不得杀,多余的也不能从杀牛吃肉中获利,那么谁会多养,谁愿意养?“有些事,文人是理想主义,我们是现实主义,要结合起来,理想主义往往好心办坏事,实用主义往往迈不开脚步,都不好,要互相补充!”“还是您教导的那句话么,尊重领导、团结同事、做好本职、心怀理想。”“嗯,有些事,千百年一样的,哪怕是万年后亦是如此。”杨晨毓点头。

杨晨毓大手挥舞起来,“孩子们,都过来。”大票孩儿围坐杨晨毓周围,准备听吴越大王老生常谈,依婥端了水杯,“父王,先喝口水,润润喉咙。”“嗯,谢谢。”杨晨毓接过水杯,水温正好,口中回了下咽下。“嗬!”“嗯,不错。这水不错。”杨晨毓笑着赞叹。

“灵隐山泉水,每日船运回句章的。”“哦?我们的水渠水不好喝么?”杨晨毓感觉有些骄奢了。

“水渠水也好喝啊,不过还是不如这灵隐山泉呗。”“哦,那以后王宫不得再进山泉,就喝水渠水,或者井水!”杨晨毓知道骄奢从小始,防微杜渐从己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