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神啊!这些异教徒居然能建造这么高大的神像,神啊,东方都让异教徒成神了。”父亲用自己的语言说着,要不准被打死不可。什么叫异教徒?吴越不排斥异教徒,但是不准自己子民信别的种族神灵。按照天道大宗的高级教士最新解释就是各个种族都有自己神灵,他们会保佑各自的信徒子民。
“父亲,您说这大北是真的么?”“什么真的?”“父亲,沿路看来吴越百姓真是幸福,生活也比我们那儿好,要是可能的话,我想住在吴越一段时间来了解这个国家。”“作为一个婆罗门你要知道你的责任,我们的国家很小,不能像吴越那般,有些事实是我们办不到的。”“父亲,我们国家将来要是也能有吴越一般,那也不错啊。”“那你就要放弃婆罗门!”南洋诸国信奉湿竺教的占了大半,所以偏远小国只是臣服于吴越,吴越也需要时间消磨吞下的南洋领土,暂时互相间来往以朝贡的名义进行。对杨晨毓来说,那些小国不过是村镇级别的,没必要搞平等对待。对于自己手够不着的才需要道德文章这假面具,那些脚底下的小国么,暂时不需要了解他们的想法,只要臣服老老实实在各岛屿间安稳就行。
送毛犀给吴越以显示这个万户小国臣服的姿态,王国派出自己的王弟和他儿子来出使吴越。父子俩带着毛犀借助吴越海军一路漂流往北来到这人间天堂。
“使臣,大王已经安排好了晚宴,你们参加前,我们礼部会对你们讲解些吴越礼节。”关于这个年代的对外部门,吴越也学建立理藩院,而不是设大臣管辖。理藩院管辖属国事务,万国衙门署理非属国事务,而两院中的诸王会署理参加盟约的诸国事务。属国是低一级的附庸,盟国是需要同化的加盟国。吴越以三大机构分管这些对外事务,当然诸王会不算对外机构了,已经是国内协调机构,来帮助新参加盟约的国家以加速北化和同化。
吴越也是贪得无厌,属国都是需要缴纳贡赋的,贡赋要看各国出产的东西,什么最多最有特色,那么就是上贡的贡赋。这个苏门答腊小湿竺教小国,暂时归顺了吴越,也就需要提供贡赋。吴越大王要野兽,他们上贡了野象和毛犀,吴越需要药材,他们上贡了树林里最难得的药材。当然吴越老大也不能太抠门,回馈的往往是金银珠玉瓷器丝绸等等奢侈品。
“上官请安排些菜蔬即可,我们不吃肉食。”“哦,你们是婆罗门?”俩人点头,婆罗门地位高,其实口腹之欲就差老远了,好在吴越也种植鹰嘴豆,豆子泥和酱汁豆很普遍。记得以色列打篮球的某某就喜欢吃家乡的鹰嘴豆罐头。当然那玩意确实蛮好吃的,只是大部分国人很难喜欢那种味道而已。
“我家大王已经备齐食物,会尊重你们的习惯的,贵使请放心吧。”-----宴会在下午开始,毕竟晚上的话,没有电灯很难举行大型宴会,也不方便。各国使臣按照盟国/属国/非属国安排,但是万里之外的小国也能安排在稍稍靠前的位子。吃食么,吴越也没为难人家,预先都问清了。有忌讳的大都做了安排。俩小国使者看着数百使者欢聚一堂,都有点咂舌。
“父亲,这天下真有那么多国家么?不会是骗我们?”“儿子啊,这个为父不知道,你要想办法打听清楚。要是这数百国家使者属真,那么我们要回去建议归顺加盟吴越,甚至,唉,婆罗门我们也不干了。要是假的话,我们再做安排。”“明白了父亲,我这就下去和下人们打听。”小国使者没人防你,问下人其实是很好的途径,有时候能知道很多事实和细节。
说是按照婆罗门的饮食习惯安排,但也是果蔬全齐,面包/素包什么点心都准备齐全。为了招待各国使者,吴越特意浪费一次,并准许各家把吃不下的带回去。在古代食物的价值比要大的多,官吏们参加宴会能带就带,甚至有特意问不带的同僚讨要肉食什么回家的。所以吴越宴会准许外交官们打包也不算寒碜。
各国使者大部分还是看比吃多,吃比说多。毕竟北语不是那么好学的,吴越也没那么多翻译者。主要还是大王傻乎乎在看杂技魔术和歌舞,或有异国奴隶表演各种有趣的杂耍。赤裸的山洞人白人黄人棕人女奴们互相甩着长发,晃得使者们燥热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