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七节结盟条件

李助说道:“公祺,我家主公愿意答应你的要求,在长安传播五斗米教。”

张鲁一听,脸上露出了笑意,“刘将军愿意答应,你我两家结盟之事,也可顺利完成了。”

李助一笑,说道:“公祺,只是我家主公也有自己的要求。”

这时,张鲁收起了笑意,看了看刘铄,又看向了李助,问道:“不知刘将军,有何要求。”

李助说道:“我主有两个要求,第一,汉中富庶,土地肥沃,且又刚刚丰收。我家主公想要公祺援助二十万石粮食;想来公祺不会拒绝吧!”

张鲁的面色微微一变;一旁的阎圃急忙说道:“汉中虽刚刚丰收,可被烧毁的阳平关需要修复,这粮草的消耗也很大;刘将军提出的二十万石粮草,实难答应。”

“公祺,吴懿虽被击退,可蜀中依旧钱粮丰足,兵众十数万,战将上百员。”李助一笑,看着张鲁,接着说道:“公祺,刘璋在阳平关下损失惨重,如他探知我家主公返回长安,是否会在兴兵报仇?那时,不知公祺可能守住阳平关?是否需要我家主公出兵来援?”

“这……”张鲁显得有些犹豫,可还是说道:“如若两家结盟,刘璋又兴兵来犯,自然需要刘将军出兵来援。”

李助接着说道:“这就是了,这出兵作战,自要消耗粮草,公祺既有心结盟,为何还如此小气!”

“汉中虽富,可消耗也大,刘将军提出的二十万石粮食,实在有些困难。”张鲁想了想,说道:“如若是十万石,我即刻可为刘将军准备。”

刘铄嘴角微微一笑,对着李助示意了一下。李助则说道:“好,那就请公祺尽快准备十万石粮食。”

张鲁对着身边的阎圃说道:“阎圃,这事就交给你准备了。”

“诺。”阎圃看着刘铄说道:“刘将军放心,在下会尽快为你准备好十万石粮食的。”

李助接着说道:“我主的第二个要求就是,五斗米教可以在长安传播,但必须改名为正一道;同时,一切传道事宜必须由公孙胜道长负责。”

说完,公孙胜对着张鲁行了一礼,说道:“公孙胜拜见师兄。”张鲁呆住了,对于他来,完全没有想到刘铄居然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李助接着说道:“五斗米教与正一道本是一家,而且公孙道长与公祺,算起来也是同门师兄弟。想来公祺不会对此有任何意见吧?”

张鲁勉强一笑,回应道:“好,好,那就依刘将军。”

随后,一切事宜都进行的很圆满,刘铄同张鲁交换了盟书,两家算是达成了同盟。刘铄此行的目的也达到了,十万石粮食阎圃也为他准备了。

五日后,刘铄率领着众将和五百余骑兵,还有张鲁派给的一千护粮士卒,押送着十万石粮食离开了汉中;一路出了箕关,沿着嘉陵江顺着山道,向着长安返回。

这一路押送着粮草前行,刘铄觉得这行军的速度太慢,不知道何时才能返回长安;而他的心中也牵挂着扈三娘和她腹中的孩子。

于是,刘铄经过了一番思虑后,决定带着陆谦与项充,还有三十名骑兵先行,将护送粮草的重任交给了林冲、李助、花荣、晁盖等人。刘铄一方面想自己尽快赶回长安,另一方面也让他们兄弟在多增加感情,有助于留下赵云与武松。

刘铄三人和三十名骑兵,行进的速度确实很快了,一日也能行个五六十里路了。

一日,刘铄等人骑马行驶在陡峭的山道间,山脚下是急流的嘉陵江水;另一侧就是陡峭茂密的山林。在刘铄经历过了难行的蜀道,他觉得这样的道路已经算是安全了很多。

突然,战马发出了一声嘶鸣,紧接着就是一声恐惧的惨叫,不断回响在山林间。惊得刘铄急忙勒住了战马,握紧了手中的雁翎枪,急忙回头一看。

一名骑兵和所骑战马,已失足掉落山崖,落入了急流的嘉陵江。一旁的众骑兵也被吓得面色发白,不自觉的将自己所骑战马,向内侧驱赶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