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一节逝者已矣

整个天地间,都是那嘹亮的喊杀声与凄惨的叫声不断在回荡。张鲁军的士卒一名接一名的惨死倒在了殷红的血泊之中。

率领中军的张卫,遭到了伏击,他看着身边不断惨死的兵马,早已被吓破了胆,不断大叫着,“撤退,撤退。”并拼命的拍马,一路向着白水关方向逃去。张卫率领的兵马,也都放弃了粮草,紧随着他一路逃窜。

凄惨的叫声在张卫的耳边不断回荡,让他的心中充满了后悔,怎么没有一把火烧了大营,立马就走;不止可以烧了吴懿的粮草、大营,也可以让自己的兵马安全的退回白水关;不至于让全军遭受如此大的损失,也不至于将自己陷于险地。

可这时,在后悔也没有用了,张卫的心中只是想着活命,逃回白水关;他拼命的拍打着战马,向前急奔,践踏过了一具又一具的尸体。

心中慌乱的张卫也不知道跑了多久,他突然看到了前方一片混乱,喊杀不断。原来他已逃到了那拐角处的小树林,这里吴兰麾下的步卒依旧堵住在了道路上,正好与不断溃逃而来的张鲁军发生了混战。

张清将负伤的吴兰带到安全的地方,帮他处理包扎了伤口后,又安排了一队兵马护住他,自己又上马回身,前去阻击一路逃来的张鲁军。

张卫看着混战的局面,一地的尸体,还有不断的惨叫声传到耳边;这前有围堵,后有追兵,使他的心瞬间凉了半截。

张卫一咬牙,握紧手中的长枪,知道只有向前突杀,方有一线生机。于是,他们急忙催马向前,手中的长枪对着敌军的士卒不断挥刺而去,拼命死战前突;也有部分步卒紧紧跟随着张卫身后,向前突杀。

这支阻拦的兵马,少了统军将领吴兰、张清的支持,战力确实有所减弱,他们完全阻拦不住拼死前突的张鲁军。

不一会,张卫身上虽然有所负伤,可他还是率领着部分士卒杀出了一条血路,向着白水关逃去。

当张清赶回到战场的时候,张卫已逃去,他也只能统率着兵马杀散正在败逃的张鲁军,并将随后逃来的截杀住。

随后而来的追兵,张任、琼英与吴懿、刘璝、雷铜都汇合在了一起,他们也一路屠杀,拼命前追,留下了一路张鲁军的尸体。

刘铄率领着李助、花荣突出了重围,一路退回了白水关内,身后随行的骑兵也只有四十七人。而白水关上的张鲁军也听到了远处传来的喊杀声与惨叫声,他们也在守城军士的指挥下,在城墙上和大门前布起了防守。

一名张鲁军军士不断看着进入关内的刘铄等人,都是满身的血迹,面现疲态;军士急忙对着刘铄问道:“刘将军,张将军人呢?”

刘铄只是瞟了一眼这名军士,没有搭理他,快步走向了陆谦与公孙胜;他身后的花荣和李助同意也没有搭理这名军士。

刘铄看着眼前的公孙胜与陆谦,急忙问道:“公台怎么样了?”

公孙胜摇了摇头,说道:“主公,贫道已尽力,实在是无力回天,难于救回公台先生了。”

刘铄一听,明白了公孙胜的意思,心中悲伤的问道:“公台呢?”

“在这。”陆谦则指了指一旁的地上。

刘铄看去,只见陈宫身上穿着他给予的甲胄,仿佛睡着了一样躺在地上。

刘铄没有想到陈宫这才投靠了他没多久,就死在了战场上,这已是他损失能力达到90的第二个人了;他的心中出除了可惜陈宫的才华,也暗暗痛恨张卫的一意孤行,才造成现在的局面。

一旁的公孙胜站在了刘铄的身边说道:“主公,逝者已矣,生者如斯;我们还要考虑如何面对城外的吴懿兵马。”

刘铄听着公孙胜的话,哀叹了一口气后,正要说话。这时,那名军士又靠近过来说道:“对对对,道长说的是。刘将军,还得考虑快去接应张将军,将他救回来。”

刘铄用他那冰冷的目光看向了说话的军士,吓得军士微微一颤,不敢再说。

刘铄又看向了身边的公孙胜,说道:“公孙道长,天亮后,有劳你带几个人在山间寻块好地,将公台安葬了。”

公孙胜应道:“公主放心,这事我会做好。”

“张将军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