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库都艰难到如此地步了吗?”徐达惊愕道:“今年既是陛下登基的首年,开疆元年。又是原本早就定下的,官员官俸一年一议的时间。总不至于,陛下刚刚登基,就一点官俸都不增加吧?这又是一个大窟窿啊!”
朱标道:“其实,问题也没中山郡王想的那般严重。比如,朝廷治理黄河已经初见成效,最近几年可以减少一些治理黄河投入。再比如,现在只是国库缺钱而已,民间的经济可是蒸蒸日上。苏伊士运河,波斯大移民也不全是花钱,本身就能大幅度刺激经济。所以,朝廷税收的增长速度没有慢下来,窟窿没中山郡王想的那么大。”
常遇春担忧道:“即便如此,最近几年也需要陛下贴补吧?动辄几十亿的投入,陛下再有钱,也不是这么个花法。”
还是那句话,大明宝钞的币值,跟真金白银直接挂钩,是相当坚挺的。
二十亿,就是价值两亿两白银的财富了。
朱元璋的内库,本来就没剩多少钱。朱标对朱元璋的内库一个子没要不说,还规定每年贴补一亿元,供太上皇享用,安享富贵。
现在,朱标又拿出了价值两亿两白银的财富。即便他身为太子,有几十年的积蓄,这样再多来几次,也绝对受不了。
朱标道:“确实是这个道理。再多拿几个二十亿,朕的内库也要空了。所以,我大明,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开源。”
“如何开源?呃……”李善长心中一动,道:“陛下的开源,莫非要着落在这大航海上?也是。如果,能发现新的大洲,大力发展海贸的话,确实能为朝廷增加不少税收。”
朱标却微微摇头,道:“诶,海外大洲,真的那么容易发现?即便发现了新大洲,又哪那么快有大规模的贸易?恐怕,远水解不了近渴啊!”
“那陛下的意思是……”
“你们有没有想过,即便朝廷鼓励航海业的发展,民间就愿意配合吗?船只驶向茫茫大海,能获得多少利益还不能确定,狂风、巨浪、瘟疫、暗礁以及各种难以预料到的意外,却是显而易见的现实。即便朝廷允诺发现新大陆者为侯,又有多少人愿意冒险呢?所以,朕想让朝廷,推出一项新的制度。”
“什么制度?”
“保险。让那些因为大航海损失巨大的人,其家人获得基本的保障……”
没错,就是保险!
后世金融三大马车,银行,保险和证券。
现在,朱标已经准备,将保险这条金融大鳄放出牢笼。
保险开端的引子,就是大航海时代的开启了。有固定航线还好,航向茫茫未知的大海。人身险,船只险,财物险……等等保险的推出,岂不是真当其时?
待人们熟悉之后,就可以逐步推向民间了。
比如,农业受天气影响很大。为农业保驾护航的农业险,难道不应该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