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姚老三却毫不在乎地道:“拉倒吧,别起哄了!你们啊,纯属眼红!扶桑女子个儿不高怎么了?人家俞先生说了,不知多少小娘子,排着队让咱挑!咱就不能挑个高点的?扶桑女子开放一点,那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关键是,咱是天朝伟丈夫,不就是教化她们去的吗?管保能把她们教得服服帖帖!”
“呦!还‘她们’?姚老三,看你这意思,你还不仅想娶一个?”
姚老三嘿嘿笑着,道:“如果真像俞先生说得那样。咱去了扶桑,肯定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多子多孙,为国争光啊!”
“呸!就凭你姚老三个破落户,也能为国争光?别中看不中用,丢了咱们大明爷们的脸!”
“就算真像俞先生说得那样,姚老三你也得悠着点儿!别铁杵磨成绣花针啊!”
“‘铁杵磨成绣花针’倒是问题不大。关键是,成亲五年后小心着点儿, 别一不小心,做了武大郎!”
……
人们继续打趣着姚老三。
不过,打趣归打趣,不知多少不大得志的男人,心中活泛起来:去扶桑,真那么有前途?虽然扶桑女子是矮了点儿,但是……总比娶不上媳妇强得多了吧?如果真的还能挑挑拣拣的,天啊!简直只有做梦才能想过这等好事儿啊!
当然了,现场像姚老三这样混得不咋样的人,是极少数的。毕竟,能来这里听书的,大多数是有些资产的。
有人又问道:“我们虽然没船,但是,兜里还是有几个钱的。俞先生,你说,我们去扶桑,有没有前途?”
“简直太有了!”俞本道:“没听我刚才说吗?要想富,跟着行在卖酒醋。大军前进,会卖战俘为奴隶吧?你就近收购,是多大的利?还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你想想,家书都那么值钱,别的东西也太便宜不了!你随军贩卖,干什么都容易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