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是华夏人非常熟悉的一种鸟,随着气候变化南北迁徙极有时序,并且配偶固定,一只死亡另一只不再择偶。

华夏人认为,雁行南北顺乎阴阳,配偶固定合乎礼仪,婚姻当以雁为礼,寓意男女阴阳和顺,婚姻忠贞专一。所以,华夏人大婚“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六大步骤里面,除了“纳征”,也就是送聘礼那一次之外,都要用一只大雁做礼物。

尤其是现在,“亲迎”这步,“奠雁礼”是最为核心的礼仪。

当然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华夏人结婚的人越来愈多,一次婚礼 最少用五只大雁,大雁再多也受不了啊!渐渐地,真大雁就不够用了,人们以木雁代替。民间百姓有追求实惠的,就用鸡鸭鹅代替。

大明太子大婚,当然不能用什么木雁,或者鸡鸭鹅。朱元璋钦定,用玉雁。

整支玉雁用无暇美玉雕成,价值连城。

沐英双手捧着玉雁膝行百步,来到朱标的面前,朱标接过了玉雁,然后,朱标向前几步,来到常遇春的面前。

噗通!

沐英代跪,那也是跪啊。常遇春不能站着接受,赶紧跪倒,双手举起。

朱标将那玉雁送到了常遇春的手中。

常遇春接过玉雁,站起来仔细端详了几眼,又将那玉雁递给主婚者李贞、傧者汪广洋看。

这有什么寓意呢?那就寓示着,朱标今天,名门正娶了常遇春的女儿常凤仪,李贞、汪广洋,都是最为直接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