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信道:“所以,父亲大人的意思是,我们三人,去沂州后面的莒、密等州,一方面招募悍勇的乡民为兵,一方面守莒和即墨城?”

王宣微微点头,道:“不错,正是如此!一旦沂州城破,你们就在莒、密二州,继续抵抗。如果吴军实力一般,你们就坚守二州,继续等待朝廷援军。如吴军太强,你们就护送着家眷,逃往山西,投奔王保保!为父为国尽忠了,也算对得起大元朝廷了,王保保非但不会怪你们,反而会加以重用。”

“但是,父亲大人您……”

“我怎么了?不就是死吗?我早就说过了,我五十七了,活够了!再者……”

顿了顿,王宣不屑地一笑,道:“你爹我有的是手段!朱标小儿,想要破我的沂州城,没那个容易!”

……

……

不得不说,王宣的小算盘,打得甚至如意。

在他的想法里,他留守沂州,三个儿子带家眷前往后方。前可守,后可逃。虽然王宣本人危险了一些,但王家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什么华夷之别?王家的富贵安稳,才是最重要的!

至于说华夏成为最终的胜利者?不可能!绝不可能!自从安史之乱以来,华夏先丢河西,后丢燕云十六州,再丢整个北方,到了最后崖山惨剧,亡天下!虽然中间也有许多反复,宋太宗北伐至幽州,岳飞北伐取汴梁破金兵于朱仙镇,甚至钓鱼城打死蒙古大汉蒙哥,但那不过是历史的逆流,昙花一现而已。

华夏的气运,早就衰微几乎不可见了!

最终的胜利者,必定是属于胡人!只是现在,有些反复,胡人暂时处于下风而已。

王家,必须要站在胜利的一方!

必须要和代表华夏的朱家,势不两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