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京城,嘉靖正在紧急召开朝会。

“诸位,我大明对昌国公和建昌侯够好了吧?何曾亏待过他们,如今他们居然举兵谋反,还号称三十万大军。”

朝会之上,嘉靖痛心疾首道。

对于嘉靖的表演,满朝文武表现不一,那些不明真相的官员一个个也都义愤填膺,不管心里怎么想的,嘴上都在痛斥张鹤龄兄弟二人。

“陛下,臣以为张氏两兄弟根本就是乱臣贼子,狼子野心,朝廷对他们再好,也没用,这种人就是喂不熟的狼。”

“是啊陛下,这等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

和这些义愤填膺的臣子不同,杨一清反倒是老神在在的在那里闭目养神。

张氏两兄弟为何造反,他虽然不能看清所有细节,但大致也猜的差不多了,无非是被那些江南士绅们蛊惑,好巧不巧,张太后又落水而亡,如果说这事不是皇帝刻意为之,杨一清是不信的。

造成眼前的这种局面,无疑说明了一个问题,在江南,朝廷和那些江南的士绅富商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必须爆发的点了。

在皇帝看来,大明身上长了脓疮,到了发的时候,必须得把它挤出来,否则后患无穷。

故此才有了张太后的死,张太后一死,张氏这两兄弟不反也得反了。

想明白这些,杨一清自然不会愣头愣脑的说些不着边际的话,直接在朝会上闭目养神了。

不过他想趁机摸鱼,嘉靖却不给他这个机会,在嘉靖看来,杨一清已经年近七十了,没事多熬一熬他,也能让他快点致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