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姜梨花封爵

村里就直接让村长帮忙,弄了为数三天的流水席。

桌子从村头摆到村尾。

肉菜匮乏,就跟周边百姓或者去府城买。

而她则又关工间里忙碌去,着实时间太紧。

她能预感到,接下来时间恐怕会越来越紧。

蕙王和曹公公都能理解她的忙碌,让她自个忙去,便自发帮她处理封爵后续。

封爵并非因为没时间,就可以草草了事。

这次北朝帝真是一次赏赐到底。

不止封官赐爵,还赐了不少东西。

和上次赐的什么珍贵布匹、药材等不同。

这次的御赐之物中,最高规格的有两件东西。

分别是两张牌匾。

都是北朝帝名人打造,亲笔书写题名。

一张是《北昌侯府》,一张是《神农荣第》。

这两张牌匾可不能一直放着落灰。

按照姜梨花现在时间匮乏程度,让她自个来估计最后都会被遗忘在角落。

蕙王问了她意见。

原本蕙王是想帮忙派人去罗州主城,通知当地官员尽快选择个好地方,修建北昌侯府邸。

不过姜梨花并不打算搬走。

她也不想修建府邸。

可惜这是规矩,便决定把府邸修建在潼阳县算了。

这可把苟县令高兴坏了,不过也哭得更惨。

因为苟县令这次也蹭了一把功劳,同样升官了。

虽然没有姜梨花那么夸张,但也升为广阳郡知府,从七品跃升五品,也算跨级大升。

本该是一件快乐的事,可惜广阳郡非罗州管辖之地,离得还很远。

苟县令六月后就必须去赴任,致辞就要离开潼阳县,离开姜大人,不,姜侯爷了。

可皇命难违,苟县令痛并快乐着,只能一把鼻涕一把泪接下建造侯府的众人。

秉承为姜大人做最后一件事,报她提拔之恩。

不只要给她建侯府,还打算建一座大牌坊,把《神农荣第》四个字刻上去。

至于得到消息,陆续从罗州各处往潼阳县来拜见姜梨花的各路官员,则由蕙王帮忙处理。

反正姜梨花只需继续待在工间里。

很快消息就传遍全北朝国。

因为北朝帝朝各地官府都发去了公文。

关于姜梨花的功绩和封官拜爵的事都张贴在各个公告栏上。

北朝帝此举很简单, 便是要用软手段,把姜梨花牢牢绑在北朝国这艘大船上。

从这段时间对姜梨花的了解,知道她是一个仁善之人。

想来即便不为功名利禄,只为这些嗷嗷待哺,身处苦难的百姓,她应该也会留步吧。

反正只要能把姜梨花这颗对北朝国极为重要的异星留下,北朝帝是豁出去了。

后代没一个能扶得起来,外患又不休,北朝帝愁得日夜睡不着。

如今有了姜梨花这个能解决内患的人。

只要内患解决,外患也就不是什么大问题。

等北朝国粮足马壮,国力强起来,就算位上坐着个中庸傀儡皇帝都不是多大问题。

北朝帝已经暗中托付蕙王以及几名阁老。

下一任皇帝不管是谁,必须盯紧。

只要他乖乖干活就继续让他做皇帝,然后抓紧时间培养下一代。

如果他想弄什么幺蛾子,也不需要手软。

为北朝国的未来,北朝帝是操碎了心。

当然,这些姜梨花是没法感同身受。

荣誉加身的同时,也代表麻烦不断。

第一个麻烦还不是来自内部。

封爵宣告天下后,姜梨花也彻底暴露出来。

别所羌部坐不住,金国第一个就坐不住。

金国这十几年来因北朝国缺粮,不知道从中刮了多少油水。

他们都掰着手指在算,北朝国的油水应该也刮得差不多。

恐怕不用等两年就会乖乖臣服归属金国了。

他们只需要坐等一个中州大国归顺,就能获得无数肥沃的土地和钱财、资源。

谁知道临门拐了一脚。

如果东南土地真能被修复,不用一年,北朝国就能缓过气来。

届时肯定就会变得不好对付。

所以金国第一时间就下了密令。

一道是刺杀北朝帝,势必要让北朝国再度乱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