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上,夫人一向拎得清!”
“像是之前的水灾、时疫,咱们北郡就承了她的情,受益匪浅!”
“更别提,咱们与庐州、河东两面作战,夫人不也牵制住了蔡家?”
谁知易先生越说,萧景反倒眉峰低压,脸上渐渐的有几分不愉。
顿了顿,他带有几分抱怨道:“先生未免也太多事了!”
“将江南牵扯进来做什么?”
“此事是因北郡而起,成败自然由北郡担着,将她扯进来,她又是个万事冲在前头的性子,万一有个损伤...”
见萧景面色虽然难看,心里却是想将陈霄择出来,不叫她卷进来,易先生长叹一声,转了话题:“既然如此,大人何不试着联络河东李家、湖南蔡家、庐州梁家,看看能不能以厚利,争取这几家出兵?”
萧景眉峰拢起,眉心间一道深深的竖横:“也罢!”
“就由先生!”
“只是,先生别抱太大希望,毕竟之前咱们北郡将他们压着打,此刻北郡对阵北齐,他们不落井下石,为北齐带路,就是仁至义尽了!”
“还有,告诫河东李家、湖南蔡家、庐州梁家,若是敢轻举妄动,那天子,就是他们的前车之鉴!”他神情冷厉道。
易先生忙应下。
拟了信,交由萧景过目后,易先生召来卫戚,叫他将信件送出去。
出了书房,易先生回了住处,在屋内背着手踱来踱去,好半晌,他终是下定了决心。
他快步到了书桌后,研墨写信,信上老友闲聊一般,将北郡及京都局势写的明白。
将墨迹吹干,装入信封,易先生叫人递给卫戚,又细细的叮嘱着,一定要交到江宁府周先生的手上。
时间倏忽而过,镇海军大营兵马,拱卫着陈霄回了江宁府。
大军回营,陈霄与苏舜、周行历鸣等人回了镇海军节度使府。
早就接到消息的白氏和阮氏,带着蔡瑶镜、苏妈妈等人接了出来。
见陈霄平安归来,白氏虽然知道陈霄安然无恙,却还是忍不住泪流满面。
母女几人好一阵亲热,相互扶着进了内院。
陈霄一眼看见了后面的蔡瑶镜,朝她眨眨眼睛:“苏舜在外面呢!”
蔡瑶镜一怔,脸上顿时飞红了,她大大方方的笑了起来:“我今日陪着姐姐,哪也不去!”
陈霄顿时大笑了起来。
白氏一连声的吩咐着厨房赶紧上菜,阮氏又吩咐着乳母们去将陈萱和陈嵩带过来见陈霄。